前面说了第六脏,胞胎。

今天开始讲讲第七腑,胞络。

我们平时说的六腑是:

大肠、小肠、膀胱、胆、胃、三焦。

那么什么是胞络

为了理解这个词,

我们先了解下经、络、脉等字。

先说脉。(一个牵扯一个)

《内经》里将“脉”分为“经脉”和“络脉”。

“脉”(脈),本义是指血管,

《说文解字》里解释说“血理分衺(邪,斜)行体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理,是指血管外观有纹路和纹理,

都横斜分布于躯体,

如同有似水流的一般的分支别派。

所以,“脈”字形的右半边同“派”,

既表声,又表义;

左半边从“肉”(“月”旁)或“血”(衇),

表明这是流通血液的,属于肉体的一部分。

后来又以写成“肉”旁的脈字为正体。

“脈”字形的右半边是“永”字的反文,

所以现在写作“永”旁的“脉”,意思是一样的。

所以,脉就是血气巡行的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经和络呢?

《灵枢·脉度》说: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这是对“脉”作进一步分化解释。

“经”的原意指直线(纵丝),

“络”指网络,用以界定大小不同的“脉”,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经纬”,“网络”,

都是与其本义直接相关。

“络”字的右半边“各”,也是既表声又表义。

《说文解字》:“各,异辞也。”意思是分歧各异,

故用“络”来称说“脉”的小支。

其实,也就是干和支的关系。

因此,这里再下个定义。

脉是血气巡行的通路,

经是血气巡行的干道,

络是血气巡行的支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胞络即胞宫(即子宫)外的脉络,

子宫里有着贮纳精气的功能,并且具有藏泻作用,

其中的藏泻包括着孕育胎儿,排泄月经等,

这些都与胞络有关。

比如,胞脉胞络主冲任之血,

所以古人说,月事不来者,乃胞脉闭也。

张介宾在注胞络时也说“胞中之络,冲任之络也”。

于是,子宫在排泄月经和孕育胎儿时,

都需要依赖胞脉胞络,

而胞脉胞络与冲任相连。

子宫与心肾发生关联,也依赖胞脉胞络。

如《素问•评热论》所说:

“胞脉者,属心而络子胞中,

心气不得下通。胞脉闭也,致月事不来”。

《素问•奇病论》亦云:胞脉者,系于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胞络本身,五行为火,

火生土,所以胞络是脾胃之母。

五脏六腑之气,都依赖心火这位君主。

心火无为而治,须借胞络的有为,

一出一入,开始宣精布气,

胃气方可进入,脾气才可生发,

脏腑之气才是变化无穷。

因此,君为心火,胞络为相火。

有需要的可以咨询老师,非诚勿扰,下面是我的联系方式:

欢迎咨询

添加老师微信

获取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