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之初,其规模可谓是史无前例,放眼世界,也难出其左右。

当时的中国人民每个人都是昂扬向上的,其中有些同志因为自身的努力站到了潮头之上,他们肩负着使命和任务,但也充满着风险。

新中国建国初期,曾经是毛主席身边忠诚的战士,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的王盛荣同志,突然间被连降四级,从副部长调到了轧钢厂。

毛主席无意间得知此事之后震怒,立刻要求当时的省委书记彻查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曾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战斗在一线的人,在建国之后也有可能腐化变心,况且正常的人事变动,职位升降也在情理之中,但毛主席却认定其中必有隐情。

王盛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被连降四级,这其中到底是他犯了什么错误,还是有些误会?而事件真相又是怎样的?

贪腐的始末

贪腐的始末

新中国建国初期百业待兴,而其中重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又是重中之重。

在1950年,时任重工业副部长的王盛荣同志在党中央的指示下,被分配到了一项光荣且艰巨的任务。

中央要求他全力开采钨砂,因为钨砂是制作各种硬质合金的必要原材料。

当时的我国有着解放台湾的需求,对军工用品的需要提上日程,工业建设,让国家变的富强也是迫在眉睫,可以说钨砂对我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对王盛荣下达的指标是要在一年内开采10,000吨钨砂,虽然钨砂的储量全世界以中国为最多,但新中国刚刚发展所有相关产业,工业配套和技术都非常欠缺,这一万吨的指标可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可对于王盛荣这样的共产党人除了艰巨更多的是光荣,有着如同网络流行语“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劲头。

可光有劲头是不足的,小媳妇也做不了那无米的炊。

虽然王盛荣每日担心竭虑在钨砂的产地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做足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但光凭人力和简单地重型机械的生产效能是不足以一年生产10,000吨的钨砂,距离完成任务可谓是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务之急,必须采用流水线式的工业设备以及扩大、快速打通运输通道,进行集中管理才是头等的大事。

可是王盛荣手里既无钱,也没渠道,可谓是两手都空空,想硬也硬不起来。

最理想的条件就是哪里有现成的钨砂,并且就屯放在港口城市,将其快速变卖,手里先得有钱,这可能就是唯一的出路。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王盛荣还真的找到了一批钨砂,并且还就停留了香港的港口处。

原来此为当年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屯居在香港的一千吨钨砂,当时由于蒋介石走得匆忙并未带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此消息的王盛荣立刻就打起了这批钨砂的主意,想着如果通过港口立刻变卖,手中就有了钱,有钱了之后,就可以买来重型工业设备,开采就会更加顺利,如果还有富余的钱款,甚至再可以买下大几十辆货车来增加运输的快速性。

想到此刻,他立即将此事以及自己的想法上报给中央,中央对他的这一报告很是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这批钨砂顺利地被卖了出去,所得的款项也解决了王盛荣的燃眉之急,光拉货的大车就购买了100辆,还有各式紧缺的重型工业设备,一万吨的开采任务也顺利地完成,王盛荣也彻底的交付了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但也正是因为他灵活运用在香港的这一千吨钨砂,给他后续的执政生涯埋下了隐患。

中共中央在1951年发起了著名的“三反运动”,虽然中央的主旨是好的,要清剿贪污腐败党和人民群众中的害群之马,但没成想,政策无序的扩大化,一些清白之人也受到了波及,其中就有王盛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心存歹念之人,将贩卖钨砂的事情翻了出来,地方政府也未做详细的查证就认定王盛荣贪污国家公款,至此王盛荣的职位是一降再降。

只听说过连升三级,他却反向操作进行了连降四级的处理,可谓是直接的进入了降级的“绿色通道”。

最终地方政府将王盛荣安排进了轧钢厂,让他做厂里的筹划工作。

当时由于运动正在扩大化,王盛荣也曾向组织阐明事件的原委,虽然恢复了他的名誉,但未能官复原职,再加上王盛荣本就淡泊名利,也就并未上访讨要说法,而是继续投入到祖国的经济建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本想着也许这一生会在这样忙碌的工作中度过,可不想他的另一个身份却帮助了他。

救命的恩情

救命的恩情

王盛荣的另一个身份就是他曾是开国领袖毛主席的救命恩人。

想来那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时的王盛荣就与毛主席是莫逆之交。

1931年前后,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更是在风雨飘摇之中。

外部有日寇侵略中国,内部又有国民党反动派对着共产党人疯狂绞杀,甚至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联合解放区附近的民兵团对根据地进行反复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同年,江西的瑞金,毛主席的政策被批判成为错误路线,以至于毛主席被免去了大部分的职务,在苏区已经没有了话语权。

虽然之后毛主席还是被命名为临时中央政府的主席,可还是将他排除在中共的领导之外,此时的毛主席身边既无权可用,也无兵可派。

即便如此毛主席依然奋斗在革命的第一线,还不停在各地做调研工作,思考着未来革命发展道路,为此毛主席深入赣南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作为共青团上海西区副书记的王盛荣,接到组织下派的任务,要求即刻通知毛主席参加中华苏埃共和国的会议。

王盛荣深知赣南地区会有一些凶险民兵团,基本上他们是一人一杆枪,颇具规模。

虽然一个人便于行动,但为了确保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还是调集了一个排的战士与他相随,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并火速前往赣南与毛主席会合。

谁知,王盛荣刚到毛主席所住的地方,就见到毛主席已经被反动民团团团围住,并且激烈的交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盛荣二话不说,提着驳壳枪,重创反动民团数十人,并指挥战士借助有利地形,层层推进,最终解救出已经被刺刀抵住的毛主席。

那一刻,实在是太过于凶险,而王盛荣犹如常山赵子龙一般,掌中枪是枪枪致命,硬是将毛主席救出村子。

也正因为这次的经历,让毛主席记住王盛荣这位同志,只不过毛主席想起他的时候已经是1957年前后的事情了。

毛主席无意中的“想起”

毛主席无意中的“想起”

1957年,毛主席前往各地视察,这一日来到了湖北省武汉市,无意中想到了王盛荣,就对地方政府的同志问起王盛荣的近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随之得到的答复却是王盛荣正在轧钢厂与工人一起劳作。

待毛主席的追向下才得知,原来王盛荣此前作为副部长时“贪墨公款”,以至于到了今日的这般田地。

毛主席的第一反应是此事绝不可能,因为毛主席认为谁贪腐,王盛荣都不会在其中。

因为想当年王盛荣可是带着3万多美元,只身前往上海的英雄

3万多美金在抗战初期,那可谓是天文数字,王盛荣可以拿这笔钱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但他不忘初心,坚守岗位,将这笔款项顺利地交付到组织的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在1932年,当时在上海的中共经费严重不足,已经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程度,而苏区派去前往送前去送经费的人员前几次都携款潜逃。

当时中央经过层层选拔,选中了王盛荣,要他拿着一箱满满当当的美元,送去上海,临行前对王盛荣再三叮嘱,要求“人在钱在”。

此时上海地区与苏区之间有很长的封锁线,他只有昼伏夜出,甚至还时不时地受到当地警察关卡的检查。

曾经有一次警察都已经查到箱子,要求王盛荣打开,王盛荣却巧妙地利用话术说,都是不值钱的书籍,钥匙又没带身上,这才让当时不耐烦的警察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经过了20多天的周折,他才到达了上海,最终将钱款一分不落的交给了上海的同志。

就像这样的同志,怎么可能在建国之后,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背叛自己的信仰,违背自己的初心,这是毛主席万万不能相信的。

最终地方政府的同事将事件查清楚弄明白,报告给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此事来龙去脉之后,非常震怒,并叫来了湖北省的省委书记,要求立刻给王盛荣同志平反并官复原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令下在地方,速度却也非常的快,仅几天时间,王盛荣就被调回省内工作,以厅级干部任职。

结语

结语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各大短视频平台涌现了太多的小剧场故事,都会上演一出狗血却让人解气的爽剧。类似于经理欺负新人,谁知新人的父亲是董事长之类的狗血剧情。

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不能再依仗谁曾是谁的恩人才能得到公正的待遇,而需要健全制度,不能再让好人蒙冤。

虽然冤假错案自古以来都有,并且纠正的过程都是漫长的,而被冤枉者一旦被认为有罪,即便改判也很难消除大众对其的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王盛荣这样对党、对人民如此忠心的同志会遭如此境遇,却还默默无闻在工作岗位上耕耘,他应获得人民群众的敬仰。

当然,好人最终会有好报,王盛荣同志最终成为了军委委员,并且是最高寿的一位,享年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