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还有一重量级文物,那就是新巴比伦王国的城门,伊斯塔尔城门。

先普及一下,这个新巴比伦王国(前626年-前539年)与古巴比伦王国(前1894年–前1595年)没什么关系,只是所在的两河流域地域有些重合,年代晚了一千来年。

伊斯塔尔(Ishtar,或伊什塔尔)是新巴比伦王国崇拜的一个与战争和爱情有关的女神。所以巴比伦城最重要的一个城门,用伊斯塔尔女神命名。

城门的建造者是新巴比伦最著名的国王,(Nebuchadnezzar II,前635-前562),有人可能不熟悉,威尔第的歌剧《纳布科》,就说的是他。灭了犹太王国并摧毁了耶路撒冷第一圣殿,把犹太工匠都抓去巴比伦也是他干的,即所谓“巴比伦之囚”。还有就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也是他为他思念家乡的王后建造的。圣经里有位先知但以理就是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宫殿里长大的,并深得国王喜爱。

伊斯塔尔城门外立面全部由彩色琉璃砖铺成,上面的两种动物代表了其他主要的神,公牛代表天气之神阿达德(Adad),第二种动物代表国神和主神马杜克(Marduk),外形是神话中的混合体,也被称为龙(巴比伦语:Mushhuschu),有蛇的身体和舌头,狮子的前腿,猛禽的后腿和蝎子的尾巴。

公牛和混合龙(暂且这么叫吧)

最下方是花卉图案的装饰带

王座室的墙壁图案由花卉图案组成,中间的树好像是棕榈树,上半部显得很新是近代在柏林复制烧制的,下方很旧的部分则是原始的墙砖。

注意看这里象征伊斯塔尔女神的狮子,尾巴是朝上的,后面看到的游行大道上的狮子则是尾巴朝下。

另一侧的王座室墙壁,下方的狮子朝向与前面那面墙的相反。

最下方的装饰图案

在巴比伦城门附近的挖掘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带有楔形文字的碎片,后来发现这些文字是介绍伊斯塔尔城门的建造过程。柏林这里博物馆展出的铭文墙是使用原始碎片和柏林制造的瓷砖组装重建的。另一块保存更加完好的铭文墙则是在伦敦(不知道是不是在大英博物馆,我查了以前拍过的照片,没有发现)。

铭文大意:“我,尼布甲尼撒,奠定了城门的基础,直到地下水的深度......并让他们用纯粹的蓝色石头建造,上面精心绘制了公牛和龙......我把野牛和狂暴的巨龙放在门前,光彩夺目的华丽装饰,让全人类惊奇。(节选)

简单说一下城门的发掘过程,1899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建筑师罗伯特.科尔德威(Robert Koldewey,1855-1925)在伊拉克的新巴比伦王国遗址上发现了一些蓝色的碎瓷片,随后十年进行的考古挖掘又发现了大量的碎片以及少量城市城门及房间遗迹,后经铭文判断,是尼布甲尼撒二世的伊斯塔尔城门。

经过与奥斯曼当局的谈判(当时包括伊拉克在内的整个中东还属于奥斯曼帝国管辖),第一批碎片于1903年运到柏林,直到1927年,总计536箱碎片被运到柏林。经过漫长的拼凑,大致复原了伊斯塔尔城门,部分缺失的砖块被柏林烧制的瓷砖所替代。

这些就是当时从巴格达发掘并运到柏林的原始碎片及运输箱,目前还有些没有拆封的。不知道现在的伊拉克政府有没有像希腊埃及那样也提出归还要求。

下图是按照1:100比例复原的伊斯塔尔城门模型,正对城门的大街叫游行大道,大概就是举行新年庆典或凯旋阅兵之类的活动。大道的另一端是马杜克神庙,大道具体有多长不清楚,但在王宫墙外,两侧都有狮子的部分有约180米。

伊斯塔尔城门也只是当初八座城门中最重要的一个。

游行大道的模型

博物馆内有一小段复制的游行大道,大约30米长,只有8米宽,而实际的大道有20-24米宽。

巴比伦城的游行大道,两边各有60只狮子,一共120只。

从博物馆二楼的高处看游行大道。

在城门与王座室墙壁夹角处,有个汉谟拉比法典的复制品,真迹大家都知道在卢浮宫,是古巴比伦的法典,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文法典,其实古巴比伦王国与新巴比伦王国没什么联系,放在这里也有点牵强。

一群小学生,在听老师的讲解。

新巴比伦城的琉璃砖在世界上其他的一些博物馆也能偶尔见到,这是我去年在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博物馆见到的一块,尾巴朝下,是游行大道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