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5月,在冀南大口发生了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

冀南部队新7旅20团与日军精锐反复拼杀,到后面展开了肉搏战。

这一营的营长带头冲锋,展开肉搏,一时间打得难分难舍。

情急之下,他咬住敌人的手,结果敌人一甩手,打掉了他两颗门牙

一怒之下,他大手一挥,竟直接把人的眼球抠了出来,当然最后他活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冀南军区司令陈再道将军得知后,特别做了批示,给这名营长镶了两颗金牙,这事传遍了冀南。

而这一事迹的主人公,就是后来陈赓将军十分欣赏的虎将,楚大明同志。

陈赓将军麾下的这名猛将,一生负伤28次,伤疤多达62处,曾两授特级英雄。

然而,他却英年早逝,年仅31岁。他下葬时,全军6000多名战士前来抬棺送行。

楚大明同志为何被视为陈赓将军的猛将,而当年他为何过早地牺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岳战将猛

楚大明在冀南声名大振那一仗,正值百团大战期间,那一仗之后,敌人一听他名字,拔腿就跑。

1940年5月,冀南部队进行整编,因为他奇招频出,屡建功绩,组织让他晋升为军区新7旅20团的一名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年秋天,百团大战打响后,冀南当地的主力团和游击队都参与了这场战斗。

自范县郑庄战斗起,他一直领着战士们冲进敌群,与敌方指挥官肉搏。

他怎么把那些指挥官拉下来?方法很简单,就是拉住敌人不放,哪怕他被刺刀多处刺伤,血流不止,他也不松手。

冀南大口的战斗中,他更是带着部队反复与日军拼杀4次,将其几乎歼灭,仅有2、30个人逃脱。

也是在这场战斗当中,他再度与敌人肉搏,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最后一鼓作气,侥幸同死神擦肩而过。

这一战敌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楚大明手刃敌人的事迹也在双方的部队中传开了。

时任冀南军区司令的陈再道将军,听闻他的英勇事迹后,更是直接下令,给他镶两颗金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件事,他的名声在当地传开了,而且在《冀南日报》上,他是常客,报纸上经常会刊登他带着部队,胜利而归的消息。

时间来到1942年,这一年6月,因为他出色的指挥和作战,荣升为了20团的副团长,并被大家视为“虎将”。

八路军的装备很差,20团的新兵不少拿的是冷兵器,大刀、红缨枪等等。

针对这个情况,他认为锤炼部队最好的办法,就是拼刺刀。

拼的就是那一口气,连刺刀都不敢拼的兵,讲再多战术也用不上。

而且,他特别强调,打仗的时候干部必须冲前面,再勇敢的战士也会有害怕的时候,干部必须做好表率。

他说一不二,自己也是这么做的,这让战士们对他都很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进了20团以后,一个个都更加勇猛了。

除了肉搏不要命,楚大明还是个粗中有细的勇猛将士。

又一年过去,冀南当地继续与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3年7月,上级决定发起林南战役,西集团的任务是直插敌人核心,林县城。

而20团恰好也编入了西集团,这月18日晚上,他率部发动偷袭。

结果贴城墙根的时候,敌方站岗的哨兵发现了他们,问他们要口令。

跟在他身后的士兵紧张得额头上冒汗,但他十分镇定,立刻喝住那哨兵说:“别啰唆,都是自己人。军长命我们来支援守城,快点开门!不开门我们马上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哨兵还真的信了,立刻打开了城门,就这样,他们不费吹灰之力,直接冲向指挥部,还和友邻部队3团打配合,拿下了林县城。

这一战后,129师的刘邓两位首长,还曾发表通令,嘉奖了20团的士兵们。

1943年秋天,20团被调往太岳军区,编入386旅,从那时起,20团就成为陈赓麾下的一支勇猛的部队。

在日军“大扫荡”的日子里,他频出奇招,令敌人意想不到,攻破其坚固的工事。

这年的秋季“大扫荡”,在20团和兄弟部队通力合作下,日军的阴谋被彻底粉碎。

1944年11月,他被太岳军区授予“特等战斗英雄”称号,陈赓将军十分器重这名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楚大明这名猛将,是老红军出身,曾被吴效闵少将评价为夏伯阳式的将士,作战勇猛,纪律差,有个性。这样的评价从何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从军

楚大明少年从军,他打仗从来第一个带头冲锋,永不低头。

他说,“低头就是怕死鬼”,这样的作风,与有着“大刀团长”之称的许世友将军有着类似的地方。

巧的是,早年楚同志入伍,许将军带过他一段时间,而他一开始也不是前线的士兵,而是一名卫生员。

1932年夏天,5区赤卫队被编入了红4方面军,他进入的队伍是25军74师。

曾经带着赤卫队打仗的他,自然不甘心停留在原地,因此,他经常到领导同志那里,要求上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许世友将军是红4方面军第4军下面的团长,看着小伙子有股敢冲敢拼的劲,就让他去当通信员。

许将军被称“大刀团长”,是因为在鄂豫皖反“围剿”斗争中他曾7次参加敢死队,两度担任队长。

他每次拿着大刀冲锋陷阵的时候,身旁就有楚大明跟着作战。

打了几仗下来,他浑身都是伤,但丝毫不畏惧敌人和战斗,无畏向前的战斗作风,在那时已经看得很清楚了。

随着鄂豫皖地区第4次反“围剿”失败,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根据地,向西转移。

从这里,楚同志接受严寒的考验,在寒冬里长途跋涉1500公里,而后翻越巴山,在川陕站稳了脚跟。

他在这一阶段接受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逐步成长,有了更为丰富的战斗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他成为一名共产党人,并从司号员逐步升任为指导员。

而他的作战风格从未发生过改变,甚至更加勇猛。

抗日时期,不管日军,还是伪军,听到他的名字都十分害怕。

尤其是伪军,因为楚大明同志最痛恨的就是汉奸,他口头上骂人用的最多的就是“汉奸”。

那个时候他的名声大到什么程度了呢?

游击队只要挂上他的旗号,再用铁桶装满鞭炮,往鬼子那里一放,敌人吓得拔腿就跑。

不过,他也不是连战连胜,吃了败仗,也不会气馁,下一仗打胜仗,把丢了的都拿回来。

但他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下一仗的成果必须更大,他才满意,这一点能从林南战役中看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会儿他已经是20团的副团长,这支勇猛的队伍曾在关键时刻,为部队扭转局面。

1943年8月16日晚上,八路军派出了15个团,到林县去,可见是下了血本。

只不过,这一战打得没有那么轻松,这战大家都有些疲乏,士气低沉。

原来,就在1个月前的蟠武战役,20军没能拿下山头,延误了战机。

平日里随和隐忍刘帅也发了火说:“打不好就撤番号!”

一向脾气火爆的楚同志这一次没有出口成“脏”,他走在队伍前面,一路赶到了林县城边。

敌方哨兵拦住他问:“你们哪个部的?”

他又一次反问:“你听见枪响了吗你?”

哨兵还没反应过来,楚同志身后的尖刀班立刻冲了上去,城门大开,直达日军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捡起日军的三八大盖向前冲,又跟敌人拼上了刺刀,这场关键的白刃战最后以伊藤大队落荒而逃落下帷幕。

正是这场战役,20团在当地出了名,往后老乡一看见他们就送水送肉。

但人无完人,虽然楚同志作战强悍,不按套路出牌,但他的纪律也很不好,很让首长们头疼。

同样也是抗战时期,他带着一个班打退了日军,结果他一直待在战场上,不进也不退,突然开始手舞足蹈。

因为目标很明显,一颗流弹直接打伤了他的腿。上级便请老乡们帮忙,把他抬回后方治疗。

日军极爱反扑、报复,因此老乡都走得很急,担架难免颠得厉害。

一颠楚同志就喊疼,但老乡听不懂他说的商城话,就没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他就以为老乡在整人,连忙叫人停下,比画着想拿棍子。

大家以为他是想自己下来走路,连忙从路边找了一根过来。

没想到,他拿了棍子就往大家身上敲,把老乡们都吓跑了,还骂他们还是汉奸。

这件事叫首长知道后,楚同志被批评破坏群众纪律,必须向老百姓们作检讨。

虽然他又发脾气,但还是向大家道了歉、做了检讨。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这件事过后,他好像就全部抛之脑后,又犯毛病了。

后来大家都明白了,他就是这样的,跟个小孩似的,不长记性。

在后来的解放战场上,他又是如何作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勇的战士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老蒋为抢夺抗战成果,命阎锡山侵入上党,我军立派部队抵抗,上党战役由此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战中,楚大明同志再创功绩,然而,就在这场激战中,他却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上党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上党战役中,太岳纵队是主力军,楚同志所在的386旅主要承担了打长子城的任务,20团要打此城西门。

敌人在主要路段埋设了地雷,而且我军那时急缺弹药,此城易守难攻,很有难度。

但楚同志不怕,他观察了地形、工事,打掉了许多地堡和暗堡,精心设置了数个火力点。

就在敌人洋洋得意的时候,殊不知他们已经被20团火力包围了。

1945年9月18日,总攻打响时,西城门西北方向被立刻炸出了个口子。

20团立刻涌入城中,仅用10分钟,他们就拿下了西城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躲避敌人的炮火,他还剑走偏锋,让大家在凿房墙,挖洞前进。

这样一来,敌人根本打不着他们,20团的同志们迅速占领了钟楼最高处,并支援友邻部队。

他发明这种作战方法,受到了陈赓将军的赞赏,他说:“这是楚大明同志的发明,应该在攻坚战中推广!”

1947年1月27日,这天晚上,10旅指挥所灯火通明,作为副旅长的他,旅长周希汉轮流值班,内心惴惴不安。

吕梁、汾孝战役打响了,楚大明伤口未愈,坚持到前线战斗。

阎锡山的部下被活捉,敌人迅速溃败,我军的总攻已蓄势待发。

虽然势头正好,但国军装备、人力远在我军之上,必须小心反扑。

楚同志很关心前线的情况,多次向周旅长申请,要到前线上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架不住他的请求,周旅长还是让他去中街村前线了。1947年1月28日,天刚刚亮,中街村上就炮声震天了。

29团伤亡很大,他便让28团按原计划出动,但他们仍停滞不前,屡屡受挫。

打到这里他一下就火了,扯下帽子吼了一声:“我不信冲不上去!”

不出周旅长所料,这个“楚大麻子”又不要命,上前线带头冲锋了。

大家一看副旅长冲过来了,一把把他按在地上。楚同志火气大,朝他们吼道:“你们在干什么,快想办法进攻!”

就在他们说话的空挡,部队新一轮进攻被敌人的火力挡了下来。

他心里着急,奋力起身准备指挥。一旁的战士扑过去大喊:“副旅长!爬下!”

然而,战士们终究迟了一步,四发子弹打中了楚同志的胸部,血流不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有些诧异,身体晃了几下,而后倒在了战友怀中,他说不出话,不一会儿,他停止了呼吸。

战士们眼里的泪花打着转,大声喊道:“给副旅长报仇!”

大家的斗志被激发了,他们愤怒地冲向敌群,同敌人展开了正面交锋。

楚大明同志牺牲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周旅长和陈赓将军耳朵里,他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陈赓将军含泪写下电文,他们又失去了一名良将,整个作战室沉浸在悲痛的氛围中。

1947年1月29日,汾孝战役结束,我军毙伤敌人1.2万余人,为晋南地区后续的战略反攻打开了局面。

楚大明同志的遗体被部队带回太岳安葬,从战场到根据地300里,十旅的同志们冒着风雪接力抬棺,为他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大明同志打了一辈子的仗,他从未低头过,到死也是高昂着头颅,迎接敌人无情的炮火。

1947年2月14日,在十旅的驻地,战士们追悼楚同志,其中29团的战士们披麻戴孝,为老团长送行。

1947年3月,第四纵队决定再授楚大明同志“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团以上的干部能两次获得这一称号,在全军是罕见的。

1953年3月,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墓碑被迁至华北军区的烈士陵园内。

楚大明同志没有后代,多年以后,386旅革命先辈的后人们,还有亲属后代前来给他扫墓。

他们听过楚大明同志的事迹,而这些事迹将永远流传下去,他的精神实质已经得到了永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