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淄博有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长着一副外国人的样子,却说着一嘴流利的汉语。

原来她在7岁的时候随父来到中国,17岁就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丈夫,并随其回到了山东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料,她的丈夫没过多久便瘫痪在床,她毫无怨言的照顾丈夫15年。

算下来,她在中国已经待了整整90年,身边的亲人也都一个个离开。

那么,她是否想念故乡呢?她又是如何跟大自己20岁的丈夫在一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齐鲁网、央广网、中新网】(链接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战争中失去家人

1943年,尼娜随着父母和哥哥,已经在新疆伊犁生活了10年左右了。她也刚刚和丈夫刘春生结婚,可变故随之而来了。

抗日战争越来越严重,尼娜一家所居住的村子也受到了威胁。一家人收到消息之后,就想要赶快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炮火无情,他们一家还没来得及跑远,战争就已经来袭。在战乱中,尼娜一不注意就跟父母和哥哥走散,自己一个人孤苦无依。

好在,刘春生通过不断的努力,找到了尼娜,护卫着她两个人逃到了安全的地方。静下来的尼娜,便想要找寻父母和哥哥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她打听了很久都没有消息,她不愿意想那最坏的消息,可是现实却总是这样。尼娜的父母和哥哥,还是不幸在战争中丧生。

尼娜非常的难过,她唯一的亲人们都离她而去。刘春生看到尼娜的状态,在身边细致入微的照顾她,希望她早日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慢慢地,尼娜越来越依赖刘春生,她开始慢慢对这个大自己20岁的丈夫感情越来越深。从这时开始,尼娜就将刘春生当成了唯一的亲人。

尼娜一回想到两人初识的时候,就非常的庆幸,还好并没有因为一些事情,两人就此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人搬到中国

尼娜(“刘墨兰”丈夫起的名字)出生于1926年,家住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一个小镇。尼娜的父亲是一个中国人,在很久之前到俄罗斯做生意的时候,遇见了尼娜的母亲。

两个人一见钟情,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因为尼娜的父亲工作也在俄罗斯,便跟家人一起定居在俄罗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人的生活虽然说不上富裕,但是生活却是非常的幸福。尼娜的家乡是一个寒冷的小镇,冬季气温常年在零下20度左右。

家里供暖全靠烧炭火,尼娜和哥哥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树林里砍柴禾。每到冬天,他们就穿上厚重的棉袄皮袍,拖着小雪橇去林子里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娜的母亲是个手艺高超的女人,会编织、纺线、缝纫。她亲手给孩子们编织羊毛衣、毛线帽和手套,确保他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保暖。

尼娜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很多手工艺,这些技能在她后来的人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年春节时,全家人都会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母亲会烤制各种美味的面包和点心,尼娜和哥哥则会在家里挂上彩灯,铺上崭新的地毯,迎接父亲的到来,那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景不长,1933年全球经济状况危机,尼娜父亲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让尼娜父亲非常的苦恼,最后还是决定回到中国另谋出路。

经过深思熟虑,尼娜父亲决定带着一家人,到新疆重新开始。一家人转换了很多的交通工具,跋涉了很远的路,终于到了要定居的新疆伊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识相恋结婚

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的好,对他们一家非常的热情,所以他们生活的也非常的幸福。一家人安稳下来之后,尼娜的父亲便投入到了工作中。

7岁的尼娜熟悉环境的能力非常的快,没过多久她便跟邻居处的非常好,邻居都非常喜欢这个外国小姑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一家人在伊犁平平淡淡生活了10年,尼娜也长成了17岁的大姑娘。尼娜的母亲刚好在部队的炊事班工作,想着顺便给尼娜找一个好丈夫。

尼娜母亲的同事都知道尼娜的为人,争着抢着要给尼娜介绍对象。于是,便有一位同事,将刘春生介绍给了尼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春生是读过书的,在伊犁部队中担当文职。刘春生对待工作的时候非常的认真负责,而且为人也很老实,同事觉得两个人很合适。

于是,在尼娜母亲和同时的撮合下,尼娜和刘春生成功见了面。虽然刘春生比尼娜大了20岁,但是尼娜对刘春生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见了几次面之后,觉得相处的还算不错,尼娜的父母也将两人的相处看在眼里,所以在两人感情差不多的时候,尼娜的父母就开始催婚了。

尼娜并没有其他的意见,但是刘春生多少有些顾忌,毕竟他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年龄又大,他担心尼娜跟着自己受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最后这些情况还是被排除了,两个人顺利完婚,而彩礼只有一床棉被。但是,两个人的感情并没有很亲密,相处起来还是有些生疏。

但是,刘春生在婚后对尼娜非常的好,他努力的挣钱,希望尼娜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到两人经历过战争,感情才变得更加的亲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法怀孕领养孩子

战争的时候,刘春生便带着尼娜一路往他的老家走。但是,艰难的生存环境,还是让尼娜生了一场大病。

虽然最后治好了,但是她却永久的落下了病根,没有办法生育了。这个歌消息对于当时的两人并不重要,只要人还活着,一切都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在7年后,终于走回了刘春生的老家山东淄博。村里人见到尼娜的时候,都非常的惊讶,刘春生竟然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

回到了老家之后,刘春生白天在村里的小学教书,晚上则利用闲暇时间做些木工活儿贴补家用。

他手巧心灵,做出的木器总是受到乡亲们的喜爱和好评。尼娜则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她学会了做一手好菜,经常带着自己做的饭菜去看望独居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由于年少时经历战乱的惊吓,尼娜婚后多年一直无法怀孕,这让夫妻俩感到十分遗憾。

一天,尼娜听说邻村有一对兄妹因父母双亡而成了孤儿,他们无依无靠,生活十分困难,尼娜的心被深深触动了。

她回家后就跟丈夫商量,希望收养这对孤儿。刘春生听后也十分赞同。于是,夫妻俩不顾生活的拮据,收养了这对兄妹,了却了多年渴望为人父母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娜视这两个孩子如同亲生骨肉,悉心抚养,给了他们母爱的呵护。她每天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供养孩子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总是把最好的食物留给孩子们,自己常常饿着肚子。

即使在后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食物极度匮乏,尼娜依然把仅有的粮食做成饭菜,先喂饱孩子们,自己则常常以野菜果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照顾瘫痪丈夫15年

不幸的是,由于长期的劳累和营养不良,刘春生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病重瘫痪,卧床不起。

面对丈夫的病痛和生活的困境,年仅38岁的尼娜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不离不弃,照顾丈夫,抚养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的15年,她一边悉心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喂饭洗衣,不分昼夜;一边起早贪黑地下地干农活,做任何脏活累活挣钱养家,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尼娜瘦弱的身影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村民们看在眼里,心里都很不忍。有人劝她干脆离开这个家,改嫁他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尼娜坚定地拒绝了,"他当年对我不离不弃,现在我怎么能离开他?我们要一起走完这一生。"尼娜泪眼婆娑地说。

这15年,她用柔弱的肩膀诠释了什么是对爱情和婚姻的坚贞不渝。丈夫离世后,尼娜虽然终日操劳,生活清贫,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开朗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经常能看到她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听到她和大家打招呼时爽朗的笑声。她常说:"活着就要快乐,不能被生活打垮。"

一直到2017年,尼娜的事情才被大众所知。尼娜表示她很感激丈夫,所以照顾丈夫15年,她并不后悔。

而且,这80多年没有回俄罗斯,她也并不后悔,因为她所有的家人朋友,都在中国。她已经属于中国的一份子,非常享受在中国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如今,尼娜已经90多岁了,她的身体还是非常的健康,有很多人都比较关注她。她的儿女对她也都非常孝顺,将她照顾的很好。

尼娜和刘春生的爱情让我们感动,希望尼娜能够继续幸福的生活,好好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参考资料:

齐鲁网——91岁淄博“喀秋莎”时隔84年首次收到俄罗斯家书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395326203745534465/

央广网——美丽的沧桑 山东农村有个“喀秋沙”

http://news.cnr.cn/native/city/20170310/t20170310_523650097.shtml

中新网——17岁嫁给山东丈夫 74年时光把她变成“中国老奶奶”

http://article.cyol.com/edu/content/2017-01/05/content_15193112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