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三国演义》,诸葛亮加入刘备军不久就出任军师,号令全军对抗夏侯惇十万大军有难度,特别是关羽、张飞不服怎么办?关键看主公刘备的格局。

诸葛亮初出茅庐任军师,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太年轻且无实战功绩,令众将信服有难度。特别是那时的关羽、张飞,都是军中的核心大将,资历最老。见刘备大哥以师之礼,对待一位刚加入刘备军不久、毫无实战经验的新人,二弟、三弟心里并不开心。

诸葛亮持刘备剑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持刘备剑印

这次,刘备大哥还让诸葛亮号令全军抵御夏侯惇大军,关羽、张飞无论如何是不服气的,而且把这种心情写在了脸上和嘴上。事实上,关羽、张飞不服诸葛亮只是典型代表。其他诸将,甚至刘备本人也是将信将疑。说到底是大家不太懂诸葛亮的韬略。

疑惑归疑惑,刘备决心全力支持诸葛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刘备认为,智谋主要靠诸葛亮,武勇主要靠关羽、张飞。军中诸将要各司其职,发挥所长,才能使三千人的部队变得更强,抵御夏侯惇十万大军才有希望。

智靠孔明勇靠关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靠孔明勇靠关张

在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前,刘备单独找关羽、张飞,把这个基本道理告诉两位不懂事的弟弟,要求二人全力支持诸葛亮。可惜,关羽、张飞除了表达对诸葛亮的不满外,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的对敌之策。

为确保军师军令畅通,刘备以实际行动表决心,那是一种格局。先把剑印交给诸葛亮,意思很明白,大敌当前,诸葛亮可以完全代表刘备号令三军。

再是在大会上,按诸葛亮之号令,也将亲自领一支部队出战。这是在让大家看,诸葛亮才是今天的主角,就算是刘备本人也要听令,不例外。

刘备命二弟不可违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命二弟不可违令

此外,在大会上当众批评关羽、张飞的过分举动,一句“二弟不可违令!”是在以儆效尤,告诉全军上下都要听诸葛亮号令,否则,就算是关羽、张飞这样级别的资深大将,也要面临军法处置。还好,关羽、张飞最终执行了诸葛亮的军令。

诸葛亮这次博望坡初用兵,大破夏侯惇十万大军。胜利的取得,离不开这位三国第一军师的排兵布阵,亦离不开关、张、赵等猛将的英勇善战,更离不开主公刘备的格局。(盐邑大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