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飞(投稿刊发)

在体制内工作十来年了,有一个事情,让我非常不解:

去外地的考察交流,有许多效率低到令人发指,浪费公帑。但还是一个接一个不停步。

举个例子:我们单位今天组织去外地参观,我在车上几乎坐了一整天。

早上8点出门,晚上快7点才到宾馆住下。中间除了吃中晚饭1个小时,参观2个点加起来1个小时,其他差不多8个小时都是在车上。

屁股都坐麻了。这种参观学习,我是非常讨厌的,除非强制性要求,一般都是能请假就请假。因为去过几次就会发现:

实在是太低效了。想不通,也懒得想了。

经常是长途坐车三四个小时,甚至六七个小时,然后下车参观半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紧接着,又转往下一个地点。

浪费时间,坐车就要大半天。浪费精力,长途车坐下来,腰酸背痛,疲累不堪,学习效果非常低效,十几分钟、半个小时能看什么?连展板都读不完。

这是真正的走马观花。许多参观学习,很少有那种能坐下来,和当地部门深度交流一两个小时的,就算是调研式座谈,一般也就十几分钟客套一下了。市内,路程短,还好,出市出省,几十个人,一天、两天就这么过掉了,真的是一种浪费。

十来年前,在八项规定之前,这种外出,许多人乐此不疲。

因为那时候宽松一些,去了外地,一半是学习开会,另一半可能就是自由活动。三五同事,借机旅游,喝酒聚会、通宵打牌联络感情的大有人在。

现在,早就是今非昔比了。去外地考察交流,考察路线、学习项目、住宿餐饮标准,都有严格的规定。

白天的行程都非常满,要想有点活泛,也只能是晚上。就是这样,带队的也往往要反复强调纪律,出了事,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管的严,这当然是好事。我非常支持。

但是非常奇怪的是,我就发现,就算管得严了,要求越来越明确了,但那些组织参观考察的人,似乎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一个考核任务,并不是真的出于推动工作、加强交流、培训的考虑。

而且就算有那个考虑,那些参加的人,似乎也根本没心思去学,去交流。他们不在意这些。到某地参观,也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卡、到此一游罢了。

往往也会流于形式:大家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没人去考虑到底合理不合理了。可能真的是许多人在机关单位里待久了,油了,无所谓了。

说难听点,十个里有一半,似乎都是在混一混,假装自己很忙,很合群,刚好也不用 在办公室坐文牍了。

我是一种很讨厌这些考察。觉得浪费时间、经费,应该想办法提高交流效果,深度一点研讨。可惜人微言轻,无足轻重。也可能正是因为领悟不到这种活动的重要意义、价值,所以才人微,最后自然言轻。有些格格不入,太过较真了。后来又想,反正无人在意,我又何必多事?

哎,以前看到古人说一句话,国家公事,成之极难,毁之极易。说的可能就是我现在这种感受吧。还是真心期望这种状况能改变。否则受伤的还是正事。

刚到宾馆住下,忍不住吐个槽,明天还要早起,继续坐车三五个小时,参观三五十分钟。

人生飞机稿,是我的原创公众号。

写点对生活、时事的观察,都是大白话,讲究的就是接地气。

我平时喜欢看历史书,跑马拉松,踢球,还有带娃东逛西逛,翻翻绘本。

欢迎点击关注,也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gbaba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