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摄制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当事网红“Thurman猫一杯”也发布视频承认编造事实并公开道歉,其社交账号遭到多家平台封禁。至此,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小学生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一事迎来大结局。

一场互联网流量狂欢退潮之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秦朗作业”并没有丢,那么此次事件丢掉的是什么?让“流量骗子”无处遁形,到底路在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视频截图。

简单回顾一下这场闹剧。2月16日,全网拥有4000多万粉丝的网红短视频博主“Thurman猫一杯”发布了一段视频,称在法国巴黎一饭店内,服务员递给她两本遗留的小学寒假作业,她想要将作业带回国物归原主,并隔空喊话“一年级八班秦朗”。

此后,“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各平台热搜并持续发酵。有自称秦朗老师、秦朗舅舅的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吸引大量网民围观。更为荒谬的是,甚至出现了一些网友“接力造谣”。

如2月17日,杨某以“秦朗舅舅”身份直播到书店购买新寒假作业送给外甥,账号短时间获赞数万。两天后,网红“猫一杯”声称已联系上丢作业孩子的妈妈,“寒假作业”事件看似有了圆满结局。

直到几天前,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区分局公告,因编造虚假视频造成恶劣影响,已对徐某某(网名“Thurman猫一杯”) 与有关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随后,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封禁“Thurman猫一杯”账号。

其实,事件本身并不复杂,只是闹剧真相大白后,回过神来的网民难免有些“被戏弄”的感觉,人们对真假难辨的各类网络信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独有偶,今年3月,“点读机女孩”高君雨被曝患上罕见脑癌,父母在她的账号上发布了其对抗病魔的过程,迅速在各大媒体霸榜,后被网友发现是把去年夏天的影像伪装成“现在进行时”。

流量为王的时代,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可能成为头条,登上热榜。

不难看出,最开始发帖的博主本身就是一名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惯于靠搞笑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动作博出位吸引眼球。能成为“千万网红”,自然是掌握了所谓的“流量密码”。

其实,只要细品视频内容,就不难寻见其中的“爆款逻辑”。“小学生弄丢寒假作业”本来就是互联网老梗,在快开学的节点极易挑动网友的神经,在巴黎丢作业则更具戏剧性,再加上博主的夸张演绎,自然是集齐了热搜元素。

网络主播自导自演闹剧,公然造假骗流量是表象,实质是背后“推手”的逐利企图。

对于部分自媒体来说,真相从来都不重要,不管是原博主还是后来蹭流量的网友,其实都“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朗巴黎丢寒假作业”事件视频截图。

在流量利益驱使下,一些“网红”自媒体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流量高”,以至于利令智昏的故事屡屡在互联网上演。

从女骑手“深夜送餐被盗电动车崩溃大哭”到“被妻子抛弃的丈夫带娃在街边摆摊还债”,从“1500元在西湖打捞手机”到“游客花3万元包游艇从三亚突围到湛江”……近年来,自媒体蓄意摆拍造假的事件层出不穷。

回到“秦朗丢作业”事件本身。它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荒诞剧,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对当前网络传播环境的一次深刻讽刺。

这也为我们观察当下互联网信息环境,提供了一个切口。

造假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吸引流量。为此许多自媒体不惜制造对立、传播焦虑,挑战底线、激化偏见。而一次造假短视频的影响之大、危害之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单就网红“Thurman猫一杯”而言,视频“寒假作业不见了你一定很着急”点赞达到610万,评论39万多条;视频“寒假作业大结局”点赞有190多万,评论2.9万条。甚至在警方证实视频系编造,仍有网友不以为意:人家那么大博主,不需要撒谎。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公共资源,扰乱了网络生态秩序,给社会风气带来了负面影响,也对公众利益构成了潜在的危害。

这次网络闹剧的真相,着实刷新了人们的认知。

许多人不禁感慨:不是“秦朗”丢了作业,而是那些无良“网红”和自媒体丢掉了道德和法律底线。

长期以来,为了追求高流量,保持所谓的“人设”,不少“网红”和MCN机构把虚构段子升级成一套产业链,先是故意编造夸张剧情,刺激大众情绪,等热度起来后,再煞有介事出面回应,以此来收割第二波流量,获得大量关注和粉丝后,顺理成章开启带货捞钱之路。

包罗万象的社交平台上,“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绝不只是一种调侃,而是对应着太多“假新闻”乱象。

面对各类夸张离奇、真假难辨的“故事”,对于网友来说,如果认真你就输了,因为“假新闻”消费的就是大家的注意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漫画《网络谣言》。

“秦朗”的闹剧落幕了,但如何让网络空间保持清朗,如何保证不再有“秦朗的作业”乱飞,依然值得深思。

“Thurman猫一杯”的流量梦破灭了,可不少类似账号还在流量的路上狂奔。网红账号归零不是句号,没收“秦朗的作业”只是开始,完成“秦朗”留下的作业,还需要监管部门、平台、自媒体从业者和网友携手作答。

不彻底改变造假成本太低、收益太大的现实逻辑,下一本“秦朗的作业”很快就会出现。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为了蹭热度、赚流量,突破法律底线,甚至挑衅法律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

监管部门应增强责任担当,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违法成本,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对故意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对无底线的平台和机构,监管部门有必要重拳出击,发现一例严惩一例,对违法行为绝不姑息。

对于媒体来说,在繁芜的舆论场中,选取真正具有公共价值的东西呈现,既是职责所在,更是一种固本正源。

平台要坚守内容品质,鼓励真诚创作,严厉打击编造散播虚假信息、通过恶意摆拍制造或蹭炒热点、故意博眼球占用公共资源等行为。

平台自身也要提高甄别能力,加强自律和监督,不能被流量带偏,对一切违规行为早发现早屏蔽早封号,让虚假信息失去市场,让患有“流量饥渴症”的网红,彻底失去流量。

去年,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尤其提到“自媒体”发布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网站平台应当要求其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并对相关信息限流。

流量越大,社会责任就越大。

自媒体和MCN机构需明白,“流量变现”的真正逻辑,应当是用优质靠谱的创作,更好地向公众提供有品质、有营养的内容,以优质内容赢得长久流量。

如果没有一种“反躬自问”的自觉和“反求诸己”的深刻,我们可能只是从这一个“秦朗丢寒假作业事件”,奔向另一个“秦朗丢暑假作业事件”,难言有真正的“大结局”。

在这信息过载的时代,对于网民个体而言,更要构建自我的“主体性”,应保持理性,提升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防止被垃圾信息吞噬。

来源:当代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