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然而,近期欧盟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展开调查,这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之路带来了不确定性。

4月15日,有外媒突然报道:欧盟将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启动调查,知情人士表示,这项调查最快可能在4月中旬宣布,并可能导致欧盟限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其招标。

据欧盟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这一转变使得中国在医疗设备类商品上,从2019年的逆差13亿欧元变成2020年的顺差52亿欧元。报道称,欧盟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限制的具体的情况最早可能在4月中旬宣布。届时,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想要参与欧盟境内相关领域的投标或许会遭到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面对国内支付端疲软和产品竞争内卷的局面,出海成为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必然选择。但如今,欧盟市场变数突生,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出海之路能否继续,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迈瑞医疗相关人士表示,其在欧洲的单笔合同不符合调查范围,目前欧洲销售不受影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然而,消息公布后,迈瑞医疗和联影医疗的股价均出现下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此次打算限制中国的医疗器械企业招标,原因是欧盟企业的产品在中国没有获得同等准入,中国的“中国制造”政策使得医疗设备本地化,导致欧盟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下降。事实上,中国一直在鼓励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欧洲的医疗器械仍然在国内占据庞大市场份额,且中国医疗器械出口以低值耗材为主,中欧医疗器械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欧盟针对中国医疗器械采取制裁,受损失更大的可能是欧盟的医疗体系和人民群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相关调查尚未落实,但风险的苗头已经出现。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欧美市场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更重要的是影响企业未来的增量空间。尽管欧盟 IPI 调查有特定范围且留有弹性,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欧洲将面临何种限制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