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铁等材质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其他材质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其基本形制为敞口、方唇、鼓腹,分裆空足、立耳。

宣德炉经十二炼,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鎏金或嵌金片的宣德炉金光闪闪、灿烂多变,给人一种不同凡器的感觉。明炉重韵味,有拙朴的厚重感,不管是整体或者细部的设计,都耐人寻味。

接下来介绍一件陇县县城南街出土的明代宣德铜炉。

明代宣德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代:明代

尺寸:通高30.4厘米,盖高12.6厘米,重3.79千克。

级别:一般

收藏单位:陇县博物馆

这件宣德炉1972年出土于陇县县城南街。顶部有圆形盖子,盖上有一蹲狮,狮身有花纹与黑色斑点相间,眼睛为圆形,嘴微张开,两立耳,鼓腹浅而扁,炉身通体金色,形制规整,底部有兽型三足。器形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焚香其内,历史的厚重感随香而溢。

宣德炉的成功铸造,开启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属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成为了铜香炉的通称。这件宣德炉的出土,向我们展示了古人的独具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