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后才战战兢兢打开交易软件:亏了七万左右,心里顿时一万匹曹尼玛呼啸而过,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暴打以色列出气。

昨天我刚写了文章分析美元降息的必然,我提前埋伏了大概150万的中概互联,期望美元降息后,港股市场的流动性能改善一下。

谁知道一大早就传来消息,以色列袭击了伊朗一地点,黄金和国际油价直线拉升,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等股市急速下挫。美股期货也大幅跳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逻辑很简单:中东动荡,石油供应减少,石油价格上涨,世界通胀加剧,美元加息,全球资产价格下跌。

只有石油和黄金是获利者。

在过去数十年间,伊朗和以色列在中东问题上的矛盾久已有之。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认为伊朗是哈马斯、叙利亚、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对以色列袭击行动幕后支持者,因此对境外与伊朗相关目标进行了多次打击。2024年4月1日,以色列空袭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伊朗总统和最高精神领袖誓言报复。经过两周策划后,4月14日凌晨伊朗发起对以色列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

说实话以色列多次攻击伊朗,你让伊朗打不还手也不太现实。伊朗所谓的环节也就是做个面子工程,弹道导弹从伊朗发射后,需要数小时到达以色列,为以色列预留了充足时间应对,因此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次,袭击后伊朗驻联合国大使和伊朗军方均宣布报复行动结束,伊朗已经达成政治目标,因此本次行动更多是针对以色列空袭的对等回应。

但是以色列不知道咋想的,就是这么猛,我可以打你,你不能打我,你敢打我我就必须再打你。

尽管美国明确表示,不支持以色列扩大战争,甚至在今天一票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的草案,但是以色列还是决定:就算没有美国支持,以色列还是会单独发起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以色列更像是扮演在中东为所欲为的角色,而且没有任何人,任何国家可以约束,即使对美国,美国也像是以色列的儿子,而非联盟老大。

从头到尾,以色列都在牵着美国的鼻子走。美国对外宣传是帮助以色列“自卫”,但是现在实际情况就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对外侵略和杀戮。

但是,在美国经济衰退,美债卖不出去的情况下,美国直接卷入以色列在中东的侵略行为,不仅将会把中东带入绝境,更会让美国彻底衰败。现在的美国及其盟友根本没有办法再完全支持一次中东战争。

不管怎么说,可以确定的是美国的通胀很难降低,如果美元坚持以通胀为首要政策目标,那么全球资产价格将会承压,当然,美国自己的经济和股市也一样。

第一、美股的压力也不小,注意风险。美国的优势产业其实就是生物医药和信心技术两块,信息技术又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但是从近期看,这两个王牌行业的指数基金都表现不太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再次重申我昨天的两个观点:

美国用加息只能解决货币超发的问题,无法解决大量工业化产品的成本和效率问题,所以加息对解决通胀的边际效应已经很小了。

很多人觉得就算美国可以同时保持高利率+经济繁荣+低通胀,这是不可能的。

我还是坚持美国一定会降息的判断,但是以色列这个搞法,如果中东乱套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推迟。

这种宏观态势的变化我们普通人真是没办法,只能默默持股,等待了。

恭喜一下持有石油的小伙伴们。

第二、今天平安信托官号发了一篇文章《关于福宁615号信托计划有关情况的说明》,就信托延期做了详细解释:

福宁615号为房地产股权投资类产品,信托资金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厦门市某住宅项目。本项目未能于2024年3月29日按期退出,主要是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背景下,项目方正荣公司违约所致。

平安信托于项目出现异常后第一时间向正荣公司提起诉讼。目前,平安信托诉正荣各回购方股权回购案件已取得一审胜诉判决。

平安信托还是很负责任的,专业能力足够强,也尽心尽力了。但是资管信托终究是不保本,不刚兑,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如果平安信托胆敢保本,一定有同行举报平安信托,平安信托直接就违法了。

房地产的雷,99%的中国人其实都逃不了。大家理性对待吧。

第三、证监会急眼了。

4月18日,界面新闻从多家券商处获悉,有地方证监局要求IPO辅导企业及其“关键少数”签署《提高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承诺书》。包括要求IPO辅导企业承诺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树立正确的“上市观”,不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等。

我是在海军服役十几年退役的,在单位的时候签订了几百份各种承诺书,我至今也不知道这种承诺书的意义是什么,你就告诉我它有什么法律效力?对我有什么约束?我就违法承诺书咋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你说,正确的“上市观点”是什么样的?应该是以什么样的目的去上市?

我熟悉的几个券商朋友和我疯狂吐槽上交所,现在表面看是券商犯错了,证监会出来主持正义,但是他们都认为应该让证监会负责。

因为规则是证监会制定的,比如转融通,券商只是根据规定为自己和客户追求最大利益罢了,而且之前就有券商工作人员在开会的时候直接问,能不能这样做?上交所的领导不回答问题,只说你们看规定,按规定来就行了,转身就问,你们分管领导叫什么名字之类。

还有选择性执法的问题,上市公司违规后把举报内容和举报方告诉上市公司,让上市公司自己去搞定,搞不定就收拾上市公司,搞定就天下太平,这对于守法的券商和上市公司都是极大的信息误导,没有明确的政策预期,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反正有眼力劲的赚翻了,守规矩的孩子饿肚子,怎么可能有好的明天?

现在督导组进驻证监会,证监会最近做了大量工作,我都非常支持,但是我觉得不能把券商拉出来斩头平愤,作为主管机关,或许深挖一下自己的问题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

周五了,一不小心说的有点多,最后大喊一声,我们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