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髦

编辑/豆浆

现在的俄乌战场,前线乌军主要是分布式作战,所有部队都打散,指挥权下放给连排长和士官。

无人机大显神通,拍摄的这么清楚,脸都能拍到,100克TNT高爆炸药,一个就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的威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2日乌克兰战场恰索夫亚尔市方向的前线战壕中,俄军无人机侦察乌军阵地发现一条战壕中有乌军踪迹。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壕洞中果然有乌军在活动,一架无人机正准备起飞也用来窥探敌情,丝毫不知道露在外面的无人机已被俄军发现。

俄军用无人机投弹正好将炸弹投在无人机旁,瞬间爆炸。两名乌军,毫发无损,也许是无人机碰到了洞口的防护网,而同时这两名士兵藏在地洞深处,没有被无人机弹片波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通壕要有弯道和猫耳洞,为防无人机精准猎杀,最好是在壕沟上盖一段遮挡物,让无人机无法确定哪个位置有人,显然乌军做的工事还是不错的。

爆炸后洞中隐蔽的乌军受惊连武器都顾不上带走就立即逃走,通过俄军无人机另一拍摄画面可以看到两名乌军士兵在下面的一举一动清晰可见。高清摄像头下,两名士兵的动态一览无余。

另一名乌军紧接着也逃走保持与队友的距离分头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人机飞行高度大150-200米,属于步兵看不清,雷达看不到的区域。

经过改装后,这些原本用于民用的无人机俄乌战争把小型民用的无人机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俄乌双方每月消耗在战场上的无人机将近10万,无人机一响,黄金万两,华强北这是往最大的军事武器基地发展的节奏。

一场关于无人机的大战正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展开。近日乌克兰军队公开了采购计划,公开采购2万架大疆无人机,这笔交易金额达到了人民币5.6亿。1.5万架大疆的Mavic3机型和另外5000架特别定制的红外可视版本机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民用无人机摇身一变,成为了轰炸机。成本低,操作简单,弹药补充方便,超远航程,防干扰,有夜视、红外,超视距等等,合2.8w一架。

真正的堑壕争夺战并不是需要什么天才的将领。双方计划都心知肚明,没什么秘密可言。一场战斗怎么打,都是根据地形条件条件、人员、装备和后勤保障能力,换句话说换谁来指挥都差不多。

很多阵地在一天当中就会反复争夺易手五六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四轴无人机的使用,改变了堑壕战的模式。战场上,要是有数百名无人机飞手,只要一天可以找到几十个目标,那战果真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