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注意力机制是一种在Transformer模型中用于减少计算复杂度的技术。在全局注意力机制中,每个query都会与所有的key进行计算,导致计算复杂度为O(n^2),其中n为序列的长度。而稀疏注意力机制则通过限制每个query只与部分key进行计算,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

稀疏注意力机制原理:

稀疏注意力机制的原理是通过引入一种稀疏的方式来选择与每个query相关的key,通常是通过引入一个mask矩阵来实现。这个mask矩阵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来选择与每个query相关的key,比如只选择与query距离最近的k个key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计算量,提高模型的效率。

稀疏性的程度可以通过参数w来控制,w是一个比1大但比序列长度n小的数。通过调整w的值,可以在计算效率和模型性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稀疏注意力机制可以采用固定模式、可学习的模式或基于启发式规则等方式来实现。

以下是一些实现稀疏注意力的具体方式:

1. 固定模式稀疏:

• 固定窗口 attention:仅考虑每个位置附近的一个固定大小窗口内的元素,忽略远离中心位置的元素。

• 块状/分段注意力:将序列划分为多个区块,在区块内部执行局部注意力,跨区块可能通过稀疏连接或其他机制进行通信。

2. 动态稀疏:

• 稀疏采样:如BigBird模型,采取随机抽样、确定性稀疏采样或基于内容的采样策略,只关注序列中一部分位置。

• 自适应稀疏:根据输入数据的特性动态生成注意力模式,例如,某些位置可以根据上下文信息决定关注哪些其他位置。

3. 路由或层次注意力:

• 路由机制:先在一个较粗糙的层级上筛选出相关的键值对,再在筛选后的子集上执行精细化的注意力计算。

• 层次注意力:通过分层结构逐步缩小注意力范围,比如先在高层级关注整体结构,再在下一级别关注细节。

稀疏注意力机制的优点包括:

1. 减少计算复杂度:通过限制每个词的注意力计算范围,可以显著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模型的效率。

2. 提高可解释性:稀疏注意力机制可以使模型更容易解释,因为每个词只与部分词之间计算注意力权重,更容易理解模型的决策过程。

3. 改善泛化能力:稀疏注意力机制可以减少模型的过拟合风险,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关于信息缺失的问题:

尽管稀疏注意力在理论上可能会错过某些全局上下文信息,但通过巧妙的设计和优化,稀疏注意力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全局上下文的效果。例如,BigBird模型通过混合稀疏注意力、全局注意力和随机跳过连接来捕捉远程依赖关系,从而减少信息损失。而在实际应用中,合理设计的稀疏策略往往可以在性能和效率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即使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下也能达到相当不错的性能表现。#动图详解Transfor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