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关于历史的认知,主要源自古代文献。

然而,文字记录并非回溯历史的唯一通道,事实上,不少壁画、雕塑等作品同样为人类记录下宝贵的信息,有助于今人开一个个历史谜团。

比如历史学家通过研究敦化壁画,还原出了佛教漫长的汉化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如,人们根据一些绘画作品结合史料,得以窥见古代医学的部分样态,其中就包含有古代医生是如何进行尿检的。

尿检是如今最为常见的一种医学常规检查,不仅病人通过尿检能够找到病症所在,运动员通过尿检也能够查明是否服用过兴奋剂。

那么你可曾想过一个问题?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尿检的?真实的答案或许远比你想象的要来得更早一些。

尿检的起源与传播

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在古希腊进行过尿液研究。

他发现不同病症的病人,他们的尿液是有区别的。

于是他反推得出只要观察病人的尿液,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寻找出病人的病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还发现儿童的尿液与成年人的尿液也是有着显著区别的,并把自己的研究所得以“颜色”和“气味”两大块加以划分和整理。

这就是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最早研究尿液的记载。

或许是希波克拉底的名声被逐渐传播到了地中海沿岸的缘故,在公元二世纪时,罗马名医盖伦也在其著作中详细论述了对尿液的研究心得,显然他的研究灵感来自希波克拉底。

此后,二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公元九世纪前后,波斯帝国医学家拉齐在二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这一领域。

他在自己的研究成果中,首次描述了7种观察研究尿液的视角和方式:颜色、粘稠度、尿量、透明度、沉淀物、气味以及泡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这些指标已经与现代医学的研究视角十分贴合。

1491年,德国医生约翰内斯·德克沙姆在旅居意大利威尼斯期间,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医药之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人类对尿液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书中约翰内斯·德克沙姆不仅搜罗了从古至今大量珍贵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充满创意地为自己的研究成果配上了插画。

而这幅插画足以堪称艺术品,它将尿液分为21个不同的种类,并以小尿瓶的形式进行圆周排列,同时在外围逐一对这21种尿液加以详尽阐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约翰内斯·德克沙姆将人类的这21种尿液,参照其质地不同划分成为多血质、胆汁质、忧郁质以及黏液质。

虽然这种划分存在时代局限性,但是放在当时看来已经代表了最前沿的学术成就。

在《医药之书》成书的二十五年后,荷兰出版的一本名为《医生真谛》的书中首次出现了医生观察尿样的插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画中一名医生端坐于椅子上,左手持尿样举起,目光正注视着眼前的尿样。

与此同时,他的身边还另有一人,应当是替这瓶尿样的主人跑腿的奴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构图足以说明在16世纪初,尿检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问诊手段,甚至病人无须与医生见面,只要提供尿样,医生就能够通过观察尿液得出初步的诊断结论。

除了常规的插图以外,描绘医生观察尿液的木版画同样也是珍贵的文献资料。

1491年德国出版了一本名为《健康花园》的书籍,其中就包含有一幅木版画。这幅画最珍贵的一点在于为后人还原了当时进行尿检的医疗诊所的风貌。

从画面中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医生会专门在诊室里摆上一排架子,而架子上则有序排列着患者提供的尿样,这些尿样都被装在容器中。画面左侧的两人用木棍指着其中的一瓶尿样正在商量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面右侧的两名医生则分工明确:一人手持尿样,借助光线正在观测,而身旁的另一人则手持医术,根据伙伴的描述查阅资料,从而更加准确地找寻病人的问题。

画面下方的人物虽然形态各异,似乎相互之间还产生了分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手中所提着的竹篮中有尿检的容器,显然他们是来求助医术的。

这幅版画生动地还原了当时医疗诊所内常见的画面,有助于后人加深了解15世纪末期德国医学的发展情况。

结合与提升

几乎在同一时期,法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出版了一部名为《逻辑与生理》的著作,里面同样有一幅价值连城的木版画。

画面中一位上身赤裸的男性病人躺在病床上,从他皮包骨头的样子可以推断出应当已经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因而身形消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身边有一女两男共计三位亲人正在陪护,三人神色忧愁,显然十分关心病人的情况。

而在床尾一名医生正通过手中的容器观察着病人的尿液,从中寻找施救的思路。

显然从这张画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15世纪末的法国,观察尿液已经成为医治一些重病患者的手段,这足以说明截至此时尿检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而最令人感到惊喜的作品来自17世纪的荷兰。

17世纪对于荷兰这个国家而言,是毫无争议的黄金时代,荷兰的海洋贸易事业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发展,被冠以海上马车夫的名号。

随着经济迅速腾飞,荷兰国内的各项民生、文化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其中就包括医疗与绘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世纪时,一些借助交通条件率先接触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欧洲西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尼德兰画派

他们在启蒙阶段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深远影响,故而早期作品主要与宗教有关。

随着时代的进步,关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尼德兰画派的木版画中。

而17世纪的荷兰,尼德兰画派的画家尤其着重描绘医生与病人这一现实主义意味极强的素材。

而在诸多流传后世的尼德兰画派的画作中,装有尿液的容器几乎成为那个时期版画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符号。

例如大画家伦勃朗的弟子德奥就以《医生》为题,创作了一系列绘画作品。

无一例外在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都能够看到琥珀色的容器瓶,这就是17世纪荷兰用于尿检的专用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奥所绘制的一幅《医生》中,人们发现他特地在医生的工作台上留下了一本书,而这本书应该就是维萨留斯的名作《人体构造》。

无独有偶德奥的老师伦勃朗,在自己的作品《丢尔普医生的解剖学课》中也出现过同一本书。

两位画家都不约而同留下了这个关键信息,所要传递的信号很明显:

17世纪的荷兰医学空前发达,内科技术与外科技术已经相结合,极大提升了医生的医术。

德奥的《医生》作为艺术品,堪称尼德兰派在17世纪关注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为珍贵史料,它同样为后世传递出大量有关当时荷兰医学的蛛丝马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个系列的作品影响深远,因此当罗伊·波特等人在编著《剑桥医学史》的时候,也收录了这幅重要的作品,足见《医生》及其原始素材对后世医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画家雅克布·托伦弗利特所创作的《医生来访》,也是一部堪称经典且不容忽视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雅克布·托伦弗利特在创作中保留了一个特殊的人物:孕妇

画面中医生的一只手搭在孕妇的手上,应当是在替孕妇把脉。

而另一只手则高高举起容器,双眼注视着里面液体,显然医生在尿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幅画中,我们发现医生通过观察黏液和感受孕妇的脉象,从而判断孕妇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

这种做法在今天的医学看来似乎有一些不够严谨,但是却与当时的书籍记载相吻合。

尿检对后世的影响

17世纪的医术表明,医生正是通过尿检,来判断女性是否怀孕以及腹内胎儿是否健康的。

有了绘画作品的佐证,我们得以更加全面、也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当时社会的局部风貌。

事实上,当时医生进行尿检的诊所并不是单独设立的,这个房间同时也是医生开展各种治疗的场地。

如在凡·慕舍尔的作品《工作室里的医生》中,画家除了在醒目位置描绘出尿检的设备以外,还专门描绘了几个小细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医生桌上的罐子上,画家专门给他加上了小标签,标签上的单词是“Euphrasia”,译为“小米草”。

根据资料显示,这种草本植物在当时的欧洲主要用来治疗眼疾,所以说医生的工作室既是用来进行尿检的机构,同时也是医生治疗患者的场所,具有多功能医疗场地的雏形。

从现存的画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医学中尿检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不断丰富的过程。

事实上,除了大部分作品描绘的医生手持容器瓶进行观察以外,还有一小部分绘画作品表现出了比较特殊的尿检手段,如用鼻子嗅以及用嘴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这种做法在今天并不提倡,但在当时却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医学手段。

古代尿检属于盖伦学派的一个分支,它与血液检查相辅相成,是中世纪医生最为得心应手的拿手好戏。

相较于放血疗法而言,尿检更加温和,对人体也没有过多的伤害,因此在欧洲普遍盛行开来。

随着近代医学兴起,更多更为先进、更加高效的诊疗手段被发明出来并得到实践运用,因此古代尿检也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如今的尿检更多地是依赖现代科学仪器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给医生提供参考信息。

虽然时至今日医生不再需要自己拿着病人的尿液进行观察和检查,但是一路走来如果没有前人的铺垫和不断探索,或许今天的我们也不会意识到人类的尿液具有如此重要的价值。

而那些深藏在博物馆和典籍中的古老绘画作品,为后人研究这一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文明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文献:

①罗伊·波特等编著,张大庆等翻译:《剑桥医学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罗布利·邓格利森:《医学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