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听三哥说”关注我吧~

前几天看到“中原某省会城市”通报称,对抹黑唱衰当地楼市的自媒体进行了约谈批评教育。

说实话,对于这种行为我是挺诧异的。

诧异的不是约谈教育行为的本身,而是当地政府对于自媒体的“重视”程度。

自媒体还能唱衰楼市?这是不是有点太得起自媒体了?

1

先回顾一段历史。

2015年楼市因为08年四万亿的刺激后,各地大干快上的土地供应,配合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房企肆无忌惮的拿地扩张,新房库存终于被堆积出来一个“天文数字”。

当时是各种办法用尽,新房库存就是下不去,所有还没进场的人都在等着一个经济规律的出现。

供大于求,新房降价。

但现实的情况是,当时的房子已经没有降价的回头路走,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已经在2008 年次贷危机后开始转向,对内投资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全新发力点。

投资是真金白银说话,地方政府自从94年分税制改革后,手头一直又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

怎么办?卖地吧。

2003年土地招拍挂制度给地方卖地清除了最后一道障碍,从此土地成了地方财税补充的另外一根大动脉,同时也是举债发展的最佳抵押物。

金融系统就认这玩意的价值。

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房价退无可退,压根不能跌,因为房地联动已经是深度捆绑,一荣俱损下房子的价值直接影响土地市场来年买卖的行情。

靠着土地的出售和融资,大批地方投资拉动经济的项目正在陆续上马,道路、桥梁、水利、农林、市政、环保、产业园区、物流仓储、能源项目等等等等。

个个都能为来年的GDP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GDP这个数字的大小又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进性”所以大家都不愿意让步。

怎么办?棚改货币化吧。

回过头来,单独从楼市的角度来看棚改的功效的确是显著的,但同样代价也是巨大的。

没有出清的资产泡沫被堆积的更厉害,居民杠杆率本该在15年减轻的机会也被上涨的房价抹杀,房企以及地方的债务还在快速的无序上涨。

问题来了。

当时的2015年虽说自媒体还不及现在发达,但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如果自媒体真的像这次“中原某省会城市”说的那样神通广大,可以靠几篇文章几个视频把楼市唱衰,那反过来当时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搞棚改?

直接号召全国自媒体,统一唱响楼市光明论就完事了,我相信在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下,这种号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不这样做的?为什么非要大动干戈的拆迁棚改呢?

因为压根行不通。

指望几个小破自媒体写几篇小破文章,就能把楼市的行情炒起来?这有点过分看得起自媒体了。

别说自媒体,就是官媒也没这个力量,2014-2015年期间没少见官媒或者其他有影响力的媒体为楼市站台,结果在棚改货币化政策还没正式出现之前,楼市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定的下行趋势。

靠媒体的嘴,唱不亮楼市的天。

同理,唱衰也不行。

16年棚改正式开始后房价快速上升,当时不光国内的官媒还有国外财经媒体,可以说几乎是隔三差五的就要给楼市泼点冷水。

今天说房价上涨对信贷资源挤占的同时扭曲了信贷价格,导致社会融资成本升高,不利于民营经济的投资发展。

明天说房价对内需消费的冲击,更多的收入和储蓄会挪用到房地产市场,间接造成了内需不振。

后天说房地产过热造成地方上的土地金融化,会导致地方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和以土地为锚的举债投资,从而间接导致大量的地方债务的产生。

在今天看来这些话算是妥妥唱衰的声音吧?结果呢?楼市照样一路披荆斩棘凯歌高奏,从一线到三线,从市中心到远郊新城,房价的上涨几乎一刻都没停过。

为什么媒体的唱衰失灵了?是这些媒体的咖位不够吗?还是这些媒体的分析没有理论体系缺乏数据支撑?

都不是,唱衰失灵仅仅是楼市还有的消耗。

居民杠杆率和负债空间还没见顶,这些被称之楼市燃料的存在,只要还有的烧,楼市的就不会停下上涨的速度。

这个时候任你什么唱衰的文章视频都没用,对于一路高歌猛进的楼市来说,那些唱衰的声音不过是过耳的杂音罢了。

所以,不要把楼市走向的锅扣在媒体上,这着实有点冤枉媒体。

楼市现在缺的是信心,而信心又是群体的一种共有情绪,现在不是某一个人不看好楼市接下来的发展,而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楼市望而却步。

这一点从21年开始连续三年下降的新房销量和土地出让金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据。

信心是自下而上的传导,最下层的个体们没信心继续增加债务,所以止步不前不再负债进场买房,接着房企新房销售下降,然后土拍遇冷卖地遭遇瓶颈。

从房企到地方再到银行,一个绳子上的蚂蚱,大家谁都别想好过。

2

所以这次“中原某省会城市”的行为站在当地的角度看也不是不能理解。

2018年“中原某省会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还能维持在1060多亿,到了过去的2023年就只剩下了236亿。

说断崖式下跌都算委婉的,土地出让金的暴跌,对于“中原某省会城市”每年1100多亿元的公共预算收入水平来说,是不能少了的那块大肥肉。

心疼是肯定的。

而就在这236亿仅存的卖地硕果里,水分还得多少再挤一点。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22年22城集中供地累计拿地金额中,央国企占比37%,地方国资(城投)占比42%,民企占比仅16%。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基本盘都不行了,“中原某省会城市”怕是也好不到哪去。

这还不算完,2021年城投拿地是5350亿元,2022年达到6167亿元,再到2023年城投公司因为自身资金承压,拿地金额下滑到2600亿元,同比降幅达到50%以上。

2021年恒大“以身饲虎”点燃楼市暴雷导火索,2022年楼市雷声全面开花,2023年雷声变少但民营房企也彻底趴窝了。

连续3年楼市行情的下行,让城投的托举操作从开始的2021年信心满满,再到来年2022的再加把力,最后到了2023年只能勉强做做样子。

“中原某省会城市”为什么心慌,为什么担心小小的自媒体有能力“唱衰”楼市?原因大致就在这。

城投已经托举地方土拍市场到了双手发酸打晃地步,楼市再继续下行,地方的财政真的就要头大了。

其次从“中原某省会城市”高达30个月的去化周期,和二手房不断上涨到15万套高位的挂牌数量,以及过去两年连续累计下降10.9%的成交价格来看,该城市的新房市场目前在二手房的冲击下压力山大。

而新房又关联着土地,土地又连接着财政与地方债。

一环套一环,逼不得已的“中原某省会城市”只好风声鹤唳,不利于楼市利好的话,大家最好一句都不要说。

只有一个市场脆弱到了一定程度,才会对一切对其并不看好的声音产生发自内心的恐惧,而也是这种恐惧催生出了地方上约谈“唱衰”当地楼市自媒体的行为。

虽说媒体的声音根本撼动不了楼市的走向,可地方上还是因为对媒体的声音过分紧张,从而导致发生这种“屏蔽”掉不看好市场的声音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的行为。

行为是可笑的,但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对救市政策已经缺乏了信心。

有一说一这个对救市政策缺乏信心的心态,倒还真是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我们清楚,就像给一个危重的病人逐渐加大药量一样,楼市的救市政策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加强的。

从部分城市放松限购限售门槛,到除一线外几乎全员取消限购,从降低首套按揭首付比例到二套比例也一样下调,再到减少LPR房贷利率,甚至购房契税补贴等等等等。

这个政策力度逐渐加强的过程,也是救市不断受挫的过程。

不太严谨的讲,这和给人看病一样,吃药能解决的,大概率不需要打针,如果从吃药升级到肌肉注射再到吊瓶的话,那大概只能说明病情严重,且前期的治疗方案基本失效。

现在的情况是,救市的药量虽然逐步递增,市场的反应却和药量的上升成反比。

政策的力度越大覆盖面越广,楼市从新房的库存到二手房的挂牌数量就越多,房企的投资和土拍市场的行情就越冷淡。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施药的对象出现了问题。

救市政策的猛药虽然在一直加大药量,但作为药效发力的对象,也就是广大个体,同样也需要有接受药效的一个客观条件。

要知道,居民负债或者说杠杆率并不是孤立存在,它对应的是居民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

如果当下收入增长,居民负债和杠杆率就会得到修复,那么继续负债买房的动力和勇气也会增强。

即使当下的收入不增长,但如果居民认为未来的收入有较大增长的希望,那么咬咬牙再多背点债的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未来赚的钱会更多嘛。

可现在的问题是,不仅当下个体的收入没有修复负债空间和杠杆率,对未来收入增长预期大家也并不看好。

所以药量是上去了,但作为楼市底层的“病人”,广大个体是坚决一口不吃。

3

救市政策不断加码的刺激,本来想恢复个体对楼市回暖上行的信心,达到“老乡别走再玩两把”的效果。

可惜个体现在是油盐不进,忙活了两年时间的救市基本是收效甚微。

可以肯定,问题的根子不是自媒体,而是在个体身上,再多的政策都是为了把个体进场负债的路修的更平整,但对于买房后承担的债务压力却从没谈及。

有人说LPR降低的政策是为个体买房减负了,这话没错,房贷利率的降低的确减轻了个体购房的负债压力。

但换个角度从楼市的反应看,降低这点利率的力度还是太小,因为随着利率的降低,新房的销量和房企的回款还在下降,土拍的热度也并未见丝毫的回暖。

看来个体还是不太愿意为了这点利率的“小芝麻”而背上债务的“大西瓜”。

问题还是在发力的对象身上,想救楼市也不是不行,但必须要“南辕北辙”一下。

不要继续再在楼市本身包括但不限于限购政策,金融政策、补贴税费等方面发力,应该调转方向把个体当做施政的对象。

想想怎么让个体的负债空间修复的多一些,杠杆率再低一些,收入再高一些,福利保障再完善一些。

只有这些能给个体勇气,也只有拥有了勇气,买房负债可能才不是那么一件让人担忧和畏惧的事情。

当然要是能松开拿捏价格的大手,让楼市配合出清掉泡沫的话,那就更好不过了。

至于远期人口问题对楼市的影响,那属于无解存在,这是东亚三国中日韩大家谁也逃不脱的规律。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能用多次分配把个体收入和福利拉上去,就有可能让楼市“顺滑”的步入中老年阶段,这就已经算稳住了第一步。

然后趁着楼市稳定后把正经的事情再加把劲,产业该转型的转型,该升级的升级,想赚大钱微笑曲线还是要加紧往两端爬。

总不能老围着一堆水泥壳子打转吧。

就这样。

感谢大家阅读,如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