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京大学一名考生因与前校长蔡元培重名,而登上各大新闻网站的热搜,这也带来了一波缅怀大师的潮流。迄今为止,北大先后迎来了33任“掌门人”,若论名气和影响力,以及在“北大人”心目中的地位,蔡元培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元培,字鹤卿,清同治七年(1868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蔡家书香门第,藏书巨富,蔡元培自幼博览全书,诗文书画也都是在家塾中启蒙。蔡元培是远近闻名的“神童”,科举之路也异常顺利,他7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堪称少年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积极接受西学影响,参与反帝斗争,与当时的进步人士多有交往。清朝灭亡后,蔡元培因学识与声望成为文化圈的“顶流”1916年至1927年长达11年的时间里,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为了革新北大,他兢兢业业,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推崇美育还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元培思想先进但又不盲目追崇西方,当时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要废除汉字,这招来蔡元培的批评。他主张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合适的方面与西方接轨,这更符合中国的实际。蔡元培深爱传统文化,他的文章、诗词和书法都精妙绝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世人并不熟悉蔡氏书法,蔡元培成立“北大书法研究会”,并与沈尹默等人时常切磋。传统文人出身的蔡元培,有着深厚的“童子功”,他以颜真卿、柳公权字帖为启蒙,后专精于黄庭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文化圈的人其实并不看好蔡元培的字,蔡的夫人就说:“但蔡只习黄庭坚字,写一二寸字尚好,若榜书屏联,则非所长,故人皆怀疑蔡之功夫如此,何以得点翰林?”。有一次,蔡元培与友人聚会,钱玄同“不留情面”问蔡:“你的字写得这样坏,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直白的问话并没有激怒蔡元培,他笑着说:“那年的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因此得中”。蔡元培传世书法以对联、书信为主,其字用笔藏露兼施,行笔中锋为主,笔画饱满有力、遒劲多姿,丝毫没有露怯。结字奇崛欹侧,四面开张,长枪大戟的特征得黄庭坚真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元培的字既有唐人法度之严谨,又有宋人之“尚意”,深谙法度又不失个性,堪称一代大家,当今书坛诸家能在笔法和作品气韵方面胜过蔡者寥寥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