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群看到一则没有日期的报道,题目叫《大连招录公务员 报的没有招的多》。核心信息是,7月以来大连市公安、税务等局公开向社会招录96名公务员,但报名人数还不及招录人数,例如地税局招20人,才16人报名,国税局招25人,才24人报名。

这显然是一则旧闻,因为在今天的求职青年看来,这完全属于天方夜谭。经过搜索可知,这是一则刊发于2000年11月2日山东《齐鲁晚报》的短讯,距 今已经过去了24年。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悟:

1、公务员不吃香似乎只是一个短暂的意外。笔者2005年进入某985大学,当时师兄师姐们的最渴望的offer是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外企或四大、咨询公司,中移动都稍弱一些。公务员和一般央企受欢迎程度有限,理工科穷孩子可能去华为,但BAT这样的新锐还看不上。2009年笔者大学毕业,虽然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但身边也没有出现人人考公务员的现象,当然个别岗位招考比例已经开始悬殊,此后15年公务员热愈演愈烈。

2、2000年前后的中国社会赚钱机会如麻。很多年轻人未必能理解2000年前后中国是一种什么情形,前一年美国同意中国加入WTO,后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开始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所以无论是高中低断人才,全部紧缺。此外1998年启动的国企改革,向市场释放了大量机会,很多人搞个小作坊或者弄一台挖掘机就可以快速发家致富。难能可贵的是,2001年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允许企业家入党的规定,解决了私营老板是不是“自己人”的问题,这个步子比80年代改革某些程度更大。

3、2000年是大连辉煌的尾声,没落的前夜。改革开放初期,大连凭借“长子长孙”身份,基于船舶制造、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优势,经济地位可以和上海、北京媲美,秒杀广州、青岛。但到20世纪末,大连已经和青岛不分上下,和北上广当然彻底拉开了差距。但即便如此,大连经济整体上也在高速发展,外企尤其是日企在大连投资规模猛增,这也使得当时的很多优秀毕业生选择进外企,或者到南方打工,留在本地做公务员属于没办法的办法。

4、近二十年公务员收入增幅明显。2000年,公务员的待遇一个月可能是1000-2000之间不等,取平均1500元来算,当时市场化媒体的记者收入是这个的5倍以上,四大校招生也在3倍以上,而且外企薪资涨幅快,工作两三年就到1万多很普遍。大连市政府抱怨自己招不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因为收入差距太明显了。记得当时一个师兄去中移动第一个月就是9000元,另一个在PWC写了三年代码的师兄月薪15000。不过,差不多从2000年开始,公务员开始疯狂加薪,疫情前深圳杭州宁波这样的地方,基层公务员有30万并不稀奇。

5、今年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大概从2018年开始流行,目前大概率还适用,具体原因就没办法展开了。但从24年前的这则旧闻刊发至今的趋势来看,至少可以梳理出几点:a、市场上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青年就业压力还会加剧;b、政府控制的资源很多,有些地方甚至把手伸向水电油气这样的民生供应;c、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总体趋势在下行,资金同步流出;d、对比2001年晋级世界杯,今天的国足烂透了。足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心气,今天的我们,没有心气了…

以下为报道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