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曌露· 首发公众号| 微语职场

职场中:

有人精神抖擞,规划着下半年的职业生涯;

有人还停留在求职的过程中,疲惫心累,完全打不起精神;

有人蠢蠢欲动,心烦意乱,思忖着要不要辞职,去外面看看……

小时候,总觉得长大好啊!再没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更没有考试等成绩的忐忑不安;

可是,成年后,工作成了我们绕不开的难题。

你可以不去上班,但你不能没有工作!

当你不想上班了,就问自己这3个问题。

01.我是不想上班,还是不想工作?

很多人常把工作与上班混为一谈!

事实上,工作与上班是两码事。

“我不想上班,但我热爱工作”陈丹青一次在节目中如是说:“所谓工作,就是我自己的那点事,我跟虫子一样,起来就进入工作状态,一直到睡觉。但是,我不想上班,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讨厌上班的,并不是讨厌工作……”

那么,工作与上班究竟有何区别?

上班是任务驱动,你是被动的,公司是主动的,你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实现老板的梦想,为组织的运转贡献力量,公司给予你相应的报酬;

而工作是自我驱动的,这种驱动不需要外在动力,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奋斗。就好比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我不确认它会不会爆文,也不知道能给我带来多大的流量收益,仅仅是一份真诚的热爱。

所以,在选择离职前,请你明确一个问题:你是真的厌倦了工作本身,还是只是暂时性的工作疲劳或对当前工作环境心存不满?

如果是因为工作内容本身,比如任务单调重复,缺乏挑战和成长空间,那么可能确实需要考虑调整职业路径。然而,如果是因为工作环境,比如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或不合理的工作要求,那么寻求环境的改变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例如,在我做职业规划咨询时,曾接触过一位客户,她不断地抱怨工作压力大以及跨部门沟通问题。

经过深入讨论后,她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工作本身,而是公司文化与她个人价值观不符。

她最终选择换到一个更符合个人价值观的公司,而不是彻底放弃职场生涯。

02.工作是目的,还是手段?

职场中存在一种常见误区:视工作为生命中的最终目的。

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导致个人价值完全与职业成就挂钩,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实际上,生活是目的,工作仅是达到生活质量、个人成长和实现梦想的手段之一。

思考你的长远目标,是想要提升生活质量、追求心灵的满足,还是仅仅为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明确这一点,将帮助你更好地评估当前工作的作用和价值。

例如,如果你的目标是家庭幸福,而当前的高压工作让你无法有质量的家庭时间,那么重新评估工作的角色并寻求可能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生活舒心了,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这才是每个职场人应该达成的良性循环。

03.离职,真的是唯一选择吗?还是我逃避的手段?

在面对职场问题时,离职看似是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这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

他们总是觉得,换个环境就好了,换个城市就好了,就能认识新的人,就能改变当前的现状。

但是,没有规划,因为一时冲动而裸辞,就是逃避。

而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痛苦,可以用逃避来解决。

同样,你在工作中遇到的99%的问题,都无法用辞职解决。

就比如说选择辞职创业的我,尽管多维度发展,每天看似忙得不可开交,但是仍然免不了收效甚微甚至没有收效的结局。

有读者问我后悔吗?这个问题我也曾思考多日,对于目前的我来说,不稳定的意外之喜比稳定的上班更精彩。

所以,请你在作出决定前,全面评估现状,并考虑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

探索调整工作职责或转向不同的部门可能是可行的选项。

与管理层开放沟通你的感受与期望,可能会带来惊喜的解决方案。

别忘了,工作适应是一个双向过程,你的主动性可能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离职应是在深思熟虑后的选择,而非逃避问题的手段。

在采取这一措施前,确保你已经尽了所有努力去适应或改变现状。

弱者逃避问题,强者解决问题。这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强势文化!

当你的实力足够强大,拥有自己的不可替代,任何地方都是你展翅高飞的背景地。

在成年人的世界,工作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填空题。

职场中的困惑和挑战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面对“不想上班”的情绪时,我们需要诚实地审视原因,明确工作的角色,并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也能在职场上保持稳定和持续地发展。

改变总是可能的,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和调整自己的态度与行动。

作者介绍:

曌露,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

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请点击下方卡片 ★ 关注微语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