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被领导冤枉的情况在所难免。直接对怒气冲冲的领导加以反驳,担心伤了领导的颜面;一言不发,默默承受冤枉,心里又会很不是滋味。那么,面对领导的冤枉,怎么做才合适呢?

首先,被人冤枉时,出言解释是人的本能,这无可厚非。然而,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从众多优秀员工中脱颖而出,则最好能有更突出的表现。

在分析该如何应对之前,先要搞清楚怎么界定自己是否被领导冤枉了。

很多人认为,一件事情,只有自己完完全全做错了,这才叫犯错。但是,在领导看来,哪怕事情做对了一半,做错了一半,这也叫犯错。甚至只是错了一点点,都有可能被判定为做错了。

比如,领导派你去机场接客户,但由于某种原因,客户迟到了,最后,你没有按时把客户接回来。在你看来,这件事不是你的错,然而,在领导看来,你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错误。第一,你没有提前预想到客户迟到的可能性,没有为此预留出一定的时间。第二,在发现客户迟到后,你没有及时通知领导,更没有立刻提出应对方案。当领导为这件事责怪你时,你认为领导冤枉了你,但是,冤枉与否,取决于站在何种角度看待此事。

所以,当你认为自己被领导冤枉时,先反思一下,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有做得不够周全的地方。当你经过反思,判定自己真的是被领导冤枉了,又该如何处理呢?这还要细分三种情况来谈。

第一种情况,在小事上被领导冤枉。

郭庆林所在的公司,每天早上九点开始上班。这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公司。刚到公司,副总急着找人帮他外出办事,于是郭庆林就应下了这项差事。忙到九点十分,他才终于回到公司,一进门,就看到部门经理站在门口。经理见到郭庆林,开口就训斥他:“小郭,你怎么回事?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迟到了十分钟!是不是不想干了?”

面对经理的训斥,郭庆林满心委屈,他本想开口辩驳,但经理的嗓门越来越高,他根本没有开口的机会,只好暂且忍耐。

过了一会儿,经理训累了,郭庆林跑到茶水间,帮经理倒了一杯茶,说道:“经理,您喝口茶润润嗓子,别为了我的事气坏了身子。”

经理看到他笑嘻嘻地端茶水过来,气立马就消了一半。郭庆林回到座位开始工作,这才听说是同事小张犯了错,导致公司损失了一大笔钱,经理的心情才会那么差。他当即就庆幸自己没有开口辩驳,而是让经理将负面情绪释放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们在一些不涉及公司利益的小事上被冤枉时,先不要急着辩驳。比起洗清冤屈,更重要的是搞清楚领导发脾气的原因。要知道,当领导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发了很大的脾气时,这是很不合常理的。作为下属,首先要细想一下,这是为什么。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像上面谈到的情况一样,领导当时心情不好恰巧被你赶上了;也有可能是你最近的表现不太好,领导借题发挥想敲打敲打你;还有可能是领导真的冤枉了你。搞清楚领导发火的真实原因,如果这原因与自己有关,再针对性地解决,如果这原因与自己无关,不妨就此作罢,不必在意。

有人可能会担心,被领导冤枉了却不解释,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前途?说实话,有类似担心的人,往往是职场中能力稍差的人。能力强的人,不会为这点小事担忧,只有能力稍差的人,平时就犯错不断,没有犯错却又被领导冤枉了,这不是雪上加霜吗?但是,越是平时工作能力差的人,面对领导的冤枉,越是不能轻易反驳,特别是领导正在发脾气的时候。一旦反驳,只能进一步激怒领导的情绪,领导很可能会罗列出你过去所犯的种种错误,如此一来,只能闹得自己哑口无言。能力不足的人,首先要将精力放在提升自身能力上,面对领导的小冤枉,不必太过在意,等到有一天自己的能力提升了,领导自然不会有什么错事都第一个来误会你了。

第二种情况,在不大不小的事情上被冤枉。

领导让李倩和刘文一起去做市场调查,两人自行分工,李倩负责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刘文负责对职场白领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两人将结果汇总到一起,交给了领导。

领导看后,发现对职场白领的调查结果中漏掉了一项,于是把李倩叫过来,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