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是脑叔,一个爱聊脑的家伙。

脑叔小时候,每次被父母叮嘱说:做作业要集中注意力,就会感到好郁闷,明明自己就坐在书桌前做作业,怎么就没有集中注意力了。

长大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对注意力误解很深了。因为自己经常看着是在干手上的事,其实大脑在想着其他事。说实话,但我弄清楚了为什么小时候被家长说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后,我很郁闷,因为长大后我依旧注意力不集中。直到看到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人们每天有将近 47% 的时间在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以外的事情。”我才变得开朗起来。

斯蒂芬妮·沃扎(Stephanie Vozza)之前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介绍了 4 种不同类型的注意力。她在文章开头提到了上述既令人沮丧又令人欣慰的研究和统计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接着解释了我们在不同任务和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注意力类型。

有一种注意力叫:专注。这是"最好"的一种,也是我们都希望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你既能高度投入,又受到自己所做事情的挑战。这也是“心流”状态发挥作用的地方。

这种注意力状态让你感到有动力、有创造力,但维持这种状态需要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因此才有"集中注意力"一说。实际上,你不可能总是处于这种状态。

还有一种我称之为机械型注意力。这时你高度投入,但没有挑战。它更加机械化和常规化,就像做家务一样。沃扎采访的格洛丽亚·马克(Gloria Mark)博士说,这些任务可以“让你在头脑稍微忙碌的时候补充资源”,并允许“问题在我们的脑海中潜伏”。

另外两种注意力是你希望避免的:一种是无聊,即你既没有投入也没有挑战;

另一种是挫折,即你没有投入但却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你正在做一些困难的事情,但却没有取得进展,也不知道如何继续前进。

认识到自己处于哪种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一天的工作。例如,如果你在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开始感到倦怠,你可以稍作休息,做一些有助于补充资源的重复性活动。如果你处于无聊或沮丧的状态,你可以意识到这是你更容易分心的时候。

这四种注意力,你经常处于哪一种?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声明: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