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突然联想到国外的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阐述马太效应现象。看来这是古老中外的思想是相通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老子这句话的含义。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其实是在揭示当时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统治者人们往往倾向于剥夺弱者的资源去满足强者。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动态过程。
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用来描述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社会差距拉大的现象。他指出,已经拥有者往往更容易获得更多,而没有者则更难以获得。这与老子描述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是高度一致的。
其次,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无处不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强权国家通过剥削弱国来增强自身实力,这种行为正是老子所说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生动体现。同时,马太效应也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再者,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无论是教育资源的分配,还是工作机会的获取,甚至是网络信息的传播,都存在着“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象。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往往能获取更多的机会,而资源匮乏的人则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正是马太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综上所述,老子所说的“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与马太效应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它们都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都指出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

这种社会现象的优点就是资源向优秀人才、优势产业集中,可以快速提升社会生产效率。但是如果不加限制任由发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社会自我调节产生社会动荡。在中国古代封建集权社会中体现在,随着社会矛盾不断增大最终会导致社会动乱,王朝更迭;而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体现在,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爆发两次世界大战。所以说老子说:物极必反,实现天之道的动态平衡。

因此,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这种现象的存在,在实现效率优先的同时,努力推动社会公平,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一个人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从而使社会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使社会在良性竞争中发展。西方的反垄断法和全面的福利制度,应该是西方资本主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做得努力。

作为个人发展来讲,我们进入成长型公司比进入头部垄断型公司的发展机会应该会更多。当然最好是进入行业头部发展型公司是最优解。如果将考研和考公作为追求稳定的目标时,那我们就丧失了发展的源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