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典型案例

赵某,女,52岁,黄山市黟县个体工商户,2023年2月26日就诊,自述近4年来一直面色发红,期间用三九皮炎平涂抹,时轻时重,现面色发红,自觉有发热感,大便干,2-3天一次,心烦,夜眠差,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

西医诊断:面部红斑,激素依赖性皮炎

辩证:肝郁气滞,枢机不利,痰湿内阻,虚阳上浮。

治则:疏肝解郁,和解少阳,泄火镇静 ,上者下之。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干姜汤加减。

柴胡24g,黄芩15g,半夏18g,桂枝10g,茯苓30g,大黄6g,栀子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甘草15g,大枣5枚g,白芍30g,干姜6g。14付,每天1剂煎水分2次口服。

2023年3月13日复诊,面色发红消失,但仍感休息不好。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略黄。

处方:柴胡24g,黄芩15g,半夏30g,桂枝10g,茯神30g,大黄6g,栀子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甘草15g,大枣5枚,白芍30g,干姜6g,炒酸枣仁3g。14剂,每天1剂煎水分2次口服。

治疗4周,患者电话说这几天睡得很香,用不用再喝中药了?我说不用了,一直至今未再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治疗思路:按照一般思路是面色发红多数是肾阴虚导致的, 该患者夜眠差,心烦,脉弦细,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等组成,原用于:“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方中小柴胡汤去甘草可疏肝气,斡旋少阳,启生阳以外达,桂枝强心阳、通经络、温膀胱,合茯苓温阳化气以行水湿,龙骨、牡蛎、铅丹镇内以止烦惊,敛浮阳;人参、生姜、大枣养营益气,扶正逐邪;大黄泄肝胃之火热,以解郁结之火,止谵语;半夏、生姜、茯苓相合化饮降逆,除中上焦之痰涎。

根据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并大便干,面色发红考虑虚阳上浮,上者下之,“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柳田医师简介:主任医师 安徽省基层名中医 黄山名医 安徽省首批健康素养巡讲专家。

现任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常务理事,附属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火针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全国委员、安徽省常委,中国性学会中医性学分会全国委员,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白癜风精准医疗联盟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协会皮肤健康分会常务委员等。

他追源新安医学理论和家传中医皮肤特色为基础,擅长以五运六气+五行脉+八卦九宫针法综合诊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白癜风、黄褐斑、难治性痤疮、脱发、皮炎湿疹、牛皮癣、阴疽、不孕不育等各种疑难杂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