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丽莎白女王优柔寡断,腓力二世坚定果断,为什么英国却能战胜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

弗朗西斯·德雷克……在敌军要塞的炮口下击沉了一艘西班牙加利恩大帆船,焚毁了波托韦洛,只带了18个人就穿过地峡,洗劫了韦拉克鲁斯,并劫掠了三支商队。

就这样,在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冒险之后,他带着都已成为富翁的同伴们回家了。这就是一场巨大的冒险,它导致了英国与西班牙之间的大冲突,也激励了英国的水手们投入到这项影响深远的冒险事业当中。

四年后,德雷克带着五艘船再次出海,……前往卡亚俄,途中进行了劫掠。他俘获了一艘价值不菲的加利恩大帆船“卡卡弗戈号”,船上载有价值100万美元的货物;然后继续向北航行到金门,从那里经过“大洋”,大约七十天后抵达菲律宾。从那里,他又到了特尔纳特岛、西里伯斯岛、巴占岛和爪哇岛。从那里出发,他绕着好望角航行了一段时间。三年后,他带着金银、香料和丝绸回到了英国。

在科尔特斯、麦哲伦以及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后,还没有人完成过这样的壮举。其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这位航海大盗不仅仅是为人们抢劫富裕的西属美洲指明了道路,而且他已经侵入了太平洋这块不可侵犯的领地,按照英国人的脾性,这个“未知世界的大盗”不会缺乏后继者。

西班牙自然要出离愤怒了。伊丽莎白女王像往常一样,在两大选择之间犹豫不决,不知是该向这位勇敢的海盗致敬,还是应该把他关进监狱,但最终还是把他的事业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和整个英国的事业。她向西班牙大使谴责他的主人对待她臣民的方式,因为他禁止商业活动,还鼓励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叛乱,她封德雷克为爵士,就此不再保证与西班牙的和平。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在自己的军队与尼德兰的荷兰起义军激烈对峙的时候,又通过阴谋支持了法国的天主教势力,还采取了对抗英格兰的行动,这暴露了他性格和事业的渺茫前景。

英国人在海外的海盗式冒险结束后,转而开始对付国内的威胁。就在德雷克环游世界归来之时,一群主要由西班牙人组成的所谓“教皇志愿军”已经登陆不列颠,协助爱尔兰人发动新的叛乱。就像六年前那样,海盗私掠冒险者们急忙帮助女王镇压叛乱。发动叛乱的德斯蒙德伯爵的势力被消灭了;倒霉的入侵者被杀死了;而西班牙大使,要求英国人就德雷克的海盗行为给出令人满意的答复,结果被英格兰女王拒绝接见。

与此同时,曾经将爱尔兰联合起来对抗英格兰的同一股力量——耶稣会——派人从他们在大陆上的基地出发到英格兰进行一项更加阴险的计划。西班牙大使招徕了暴力的英格兰天主教徒,苏格兰的天主教贵族也加入了他的队伍;法国天主教徒的首领吉斯公爵也允诺援助他。西班牙的代理人开始思考杀死伊丽莎白女王的计划,并制定了从苏格兰入侵英格兰的策略:苏格兰女王玛丽已经被囚禁了很久,一定要把她推上英格兰的王位。这个重要计划并非全部,还有更紧要的。安茹公爵弗朗索瓦的去世使得胡格诺派的纳瓦拉国王亨利成为法国王位继承人,法国再次陷入内战,因为他的对手试图阻止他的继位。与此同时,尼德兰的拯救者“沉默者”威廉被西班牙国王收买的刺客杀害了。

就这样,对新教徒的大规模进攻开始了。但是,这一精心策划的计谋失败了。亨利避开了敌人的圈套;尼德兰人并没有因为失去他们的领袖而感到沮丧;苏格兰长老会获得了年轻国王詹姆斯六世的支持;英格兰天主教徒的阴谋被揭露,密谋者被处死。一张大网绕着那位光彩照人、雄心勃勃的苏格兰女王徐徐展开;当英格兰准备迎击无敌舰队时,而西班牙人正准备一举征服英格兰,并让腓力二世变成它的主人;而作为英格兰天主教徒最后希望的不幸女王玛丽被处死。

随着这一切的结束,英格兰和西班牙开始了战争。英格兰和苏格兰签署了维护各方新教利益的和平协议。伊丽莎白女王派遣军队到尼德兰;而且在撕掉了过去抢劫西班牙商船时的伪装后,她的部下对西班牙人开始进行更为公开的攻击。

……与此同时,西班牙仍在为入侵英国做着准备。在它所有的港口,尤其是加的斯和里斯本,造船厂都一派繁忙景象;同时,招募水手和士兵,准备给养和建造船只的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尼德兰,西班牙名将帕尔玛公爵将一支强大的军队驻扎在佛兰德斯海岸,以便配合舰队发起进攻,从而将英国和荷兰的军队一举消灭,振作正在衰落的西班牙国威,使腓力二世成为不列颠诸岛和低地国家的统治者。

为了打乱西班牙的大规模入侵行动,英国再度派出了德雷克,并命令他“阻击西班牙舰队驶出几个港口进行会合,切断他们的给养,尾随他们,以防止他们出港前往英格兰和爱尔兰。尽可能多地消灭他们,阻止他们登陆,并阻止来自东印度或西印度群岛的船只进入西班牙或者从西班牙出海”。

在如此宽泛的指令之下,德雷克率领船队前往加的斯,冲入港口,俘虏、烧毁或击沉了在那里发现的30多艘船。然后,他在萨格里什亨利王子的旧据点站稳了脚跟,不断对西班牙海岸进行骚扰,夺取要塞、给养和船只,并将俘虏卖给摩尔人,以赎回被卖为奴的英国人。从那里,他航行到亚速尔群岛,俘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而这艘船上装载的丰富货物使英国人认识到了东方贸易的真正价值;于是,在“烧焦了西班牙国王的胡子”后,他带着荣耀及战利品得意洋洋地从这次冒险中胜利返航。

德雷克的成功只是推迟了西班牙人的进攻,但这一推迟对英格兰大有帮助。第二年夏天,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出发了。在此之前,任何一个欧洲强国都没有发动过这样的海上远征。总排水量近6万吨的130艘战舰,载着8000名水手和两倍以上的士兵,配备着划桨奴隶、仆人和其他人员,总兵力达3万人之多。此外,舰队还装备了大量的弹药、给养、马匹、骡子、大车和挖掘工具。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海上冒险。在尼德兰,帕尔玛公爵集结起他的军队,为入侵英国准备好了运输船,无敌舰队是为这次入侵提供掩护和支援的。西班牙人的计划是完全征服不列颠群岛,海军的胜利只是陆上战争的前奏。

与西班牙人两支大规模军队的武装配备相比,英国人的应对简直不值一提。王室舰队的食物和火药供给很少;女王激动人心的话语几乎无法弥补王室在装备和物资方面的吝啬行为。但是,政府所缺乏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由私营企业给弥补了。有20多个港口为对付敌人而自愿提供了船只,伦敦一马当先。成百上千的老水手和新水手自愿在那些令西班牙人感到恐惧的著名船长手下服役。很快,一支军队集结起来;泰晤士河口也建造好了要塞。英国就这样做好了准备,等待着敌人来袭。

然而,事情稍有耽搁。由于逆风的阻碍,西班牙舰队直到7月份才被信风吹过比斯开湾,进入英吉利海峡。英国舰队在女王的堂兄、信仰天主教的埃芬汉姆的霍华德勋爵率领下,在普利茅斯静候西班牙人。无敌舰队本来应该在那里停下来投入战斗,但是,西班牙高层的命令过于细碎,缺乏海战经验的指挥官梅迪纳·西多尼亚公爵匆忙率领舰队赶往计划中的会合地点加来港,途中只有一些小规模的交战,而帕尔玛公爵则已经做好了通过运输船将陆军送到英格兰的准备,但他因荷兰舰队的打击而退却了。

在接近无敌舰队之后,英国人就停在了敌人的侧翼和后方,用他们的重型火炮猛轰,分割包围了一些失去作战能力的战舰和速度较慢的帆船,而西班牙人也没有尽力救援它们;同时,英国人不断阻击和骚扰移动能力较差的敌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周时间,直到无敌舰队在加来航路找到了庇护所。然而,他们几乎立即被英国的炮船从那里赶了出去,在格拉沃利讷外海双方进行了最后的决战。

在这场即将决定海洋世界、新教甚至整个欧洲未来命运的战争中,西班牙的巨型舰队看似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西班牙人的庞大战舰旁边,英国人的战舰显得又小又弱,就像他们的小王国一样,在敌人的辽阔帝国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弱点看上去是明显的,却不是真实的;实际上,优势在英国这边。无敌舰队的战舰数量虽多,但能投入这次战斗的只有50多艘;而英国人,即使在他们的敌人刚进入狭窄海域的时候,在战舰数量上也几乎没有处于下风。他们的港口离得很近,有相应的改装和维修设施,从而弥补了战舰数量上的微小差距;而在尺寸上的明显差异则主要是由于造船理念上的差异。

决定性的优势在于船和人。西班牙人的船,头重脚轻,歪歪斜斜,上下左右的摇晃颠簸使精准射击变得几乎不可能。英国战舰比西班牙战舰更稳定,英国人在大炮数量和重量上都占优势。英国海战人员素质更高,训练更规范,他们开三炮时西班牙人只能开一炮,而且他们的火炮射程远,杀伤力大,射击精度高,可以从相对安全的距离向敌人较高的目标倾泻大量炮弹。天气更恶劣的时候,他们能够避开西班牙人的近距离攻击,保持居上风的地位,分割包围敌人掉队的船只和损坏的船只。因此,英国人无论是进行战斗或是逃跑,都能很成功。

最后,英国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的军官和船员。西班牙舰队的水手配备严重不足,不得不依赖于陆军。他们的炮兵受着“使用剑和长矛的人”的鄙视;他们的高级军官对海上事务一无所知,除了个人的勇气,在任何方面都不如英国人。另一方面,英国舰队则配备了大量训练有素的水手,他们都能参与船上的工作和战斗。舰队的指挥官们熟悉海战事务,也熟悉水域状况;舰队的海军将领不仅仅是廷臣,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的选拔不是因为财富或社会地位,而是因为本人的能力。因此,参战双方的海军不仅是其国家海上力量的代表,也是其社会的真实写照。

当两支舰队最终在格拉沃利讷附近海面遭遇的时候,就连人数上的悬殊都能说明了战争的结局。虽然两国的海军都因被俘、船难、战损和不适航而损失惨重,但英国舰队实际上增加了“来自王国所有港口的船和人,因为他们都一起拥向这里,就像来到一片设定好的战场,并在那里获得不朽的名誉和荣耀,为他们的君主和国家忠诚地服役”。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惨败之后,既无法在大陆港口找到避难所,又无法与被荷兰人牵制的帕尔玛公爵会合。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最终溃败,逃入北海,并被英国人追击到福斯湾。无敌舰队的一些战船消失在荷兰海岸,一些被俘获,还有一些沉没或被焚毁。其余的船只在不列颠群岛附近缓慢而痛苦地航行着,留下一长串失事或沉没的船只名单。

那些从海上幸存下来的西班牙人,被那些俘获他们的人屠杀了,而为确保西班牙和天主教的胜利而出征的强大舰队只剩下一小部分返回了家乡。英国没有损失一艘船,但损失了60多个人。英国不仅保住了英吉利海峡的霸主地位,而且成为世界一流的海上强国。随着无敌舰队的战败,西班牙开始崩溃并破产,失去了在欧洲国家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而欧洲历史则开启了新的篇章。

哈佛大学教授世界史巨作

精彩讲述现代欧洲兴起的多维历史,揭示塑造现代世界的核心力量

全景呈现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现代文明的诞生与扩张

版权信息

书名:欧洲的扩张1415—1789

作者:[美]威尔伯·科尔特斯·阿博特 著; 王志超、黄晓博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书号:978-7-229-17509-2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定价:148.00元

分类:历史

作者简介

威尔伯·科尔特斯·阿博特,美国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先后在美国多个高校(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达特茅斯大学、堪萨斯大学)任教,后担任耶鲁大学的历史学教授。在耶鲁期间,因出版《欧洲的扩张》而受到广泛的学术关注。随后又到哈佛大学任教,成为哈佛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在那里,他还成为了哈佛合作社的股东,以及洛威尔学院的合伙人,还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

作品有:《王冠窃贼托马斯·布拉德上校》《欧洲的扩张》《长岛的约翰·斯科特上校》《与遗忘的冲突》《战争与美国民主》《新野蛮人》《奥利弗·克伦威尔书目》《美国革命中的纽约》。

内容简介

《欧洲的扩张》是美国著名史学家威尔伯·阿博特的成名作,作者因此书而获得广泛的学术关注。本书全景呈现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现代文明的诞生与扩张。这场从15世纪初开始,一直到18世纪初,持续了约400年的时间。在这场扩张运动中,欧洲的思想、政治、经济、社会都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质变,并一举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力量。本书格局阔大,语言通俗简练,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清晰而深刻地阐释了欧洲的这一扩张运动以及现代世界的形成过程。这是一部欧洲扩张史,也是一部现代世界形成史。

编辑推荐

1.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威尔伯·科尔特斯·阿博特经典力作

作者曾担任极具权威性和荣誉性的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孔飞力长期担任此教席)、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在历史上的造诣非同一般。《欧洲的扩张1415—1789》正是他的成名和代表作,作品的出版让阿博特获得了广泛的学术关注,在历史学领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2.精彩讲述现代欧洲兴起的多维历史,揭示塑造现代世界的核心力量

一改传统史学家关注重点(只对军事、政治或战争进行史实叙述),本书作者侧重关注驱动欧洲扩张的内部动力,探讨欧洲从扩张走向鼎盛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3.全景呈现15世纪至18世纪欧洲现代文明的诞生与扩张

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宗教革命、殖民扩张、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究竟谁才是欧洲文明崛起的真正动力?书中这样颠覆人们常规思维的内容还有很多,阅读本书无疑会升级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从智识、商业、战争、宗教、殖民、革命揭示欧洲与现代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4.史观深刻独到,让人轻松读懂欧洲崛起的400年,读懂欧洲与世界

欧洲的扩张,不只是武力的胜利,也不等同于海外的征服,它同时伴随着政治扩张的思想和物质发展。

像美国独立战争,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像爱国的美国历史学家在革命演说家的影响下长期描绘的那样, 是一个受压迫的大陆在绝望之下的众志成城的起义,是被肆无忌惮、 无法忍受的暴政所激起的起义。而是由长期有意无意地推动决裂的思想和利益派别转化而来的,是社会上两股强大力量和两种相互冲突的政府学说之间新旧对立——这也许是不可避免的——的高潮。

进入公众号,点击往期目录,(或回复目录),可浏览已推送文章题目,点击文章题目可直接阅读文章。

学术与社会

In libris libertas!

订阅号名称:Academia-Society

意见反馈邮箱:koolbird@163.com

微信群及微信合作:silentsinger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