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长寿的君王,寥寥无几。乾隆89岁寿终正寝。

而说到在位时间,康熙皇帝无人能敌,稳坐龙椅长达61载,期间众阿哥争宠,九子夺嫡的戏码,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然而,历史还有一位君王,一枝独秀,堪称奇迹,他的寿命比乾隆还长20多年,在位时间比康熙多出整整20年。

这一传奇故事,还要从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始讲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致力于开疆拓土。北方防御匈奴,对南方则派出在屠睢为主将,赵佗等为副将的50万大军,历经4年时间,他们成功平定岭南。

随后,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正式将这一地区纳入版图。

任嚣出任南海郡尉,而赵佗则出任南海郡下龙川县县令。

公元前206年,任嚣病重,他临终嘱咐赵佗道:“二世无道,而番禺这个地方,背靠险峻山峦,又有南海作为屏障,必要时就据险防守,闭关锁郡,务必在这战乱中保全岭南民众的安全。”

不久之后,任嚣离世,赵佗接棒。

赵佗发现当地生活与华夏部落截然不同,他率先脱下官服,换上越人服饰。更是带头尊重、顺从当地风俗。

不仅如此,他公开宣称自己是“蛮夷大氏老”。赢得当地人的信任与好感。

他深知,要想在南越站稳脚跟,光尊重还不够,恩威并施才是关键。

于是,他积极传播中原先进文,劝导士兵们在当地安家落户。这些士兵及其后代,成为了第一批南迁的客家人。

因此,至今岭南客家人仍把赵佗视为他们的先祖。

岭南在他精心治理下,经济文化得到了显著的发展,赵佗也因此被誉为“南下干部第一人”。

然而,就在岭南地区发展势头正盛之际,中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胡亥继位,但他昏庸无能,事事由李斯、赵高操控,中原地区顿时群雄揭起。

面对中原战乱,赵佗果断采取行动,攻下岭南的桂林郡与象郡,并在各险要之地派驻重兵,严防中原的豪强势力侵犯。

随后,赵佗自称“南越武王”,实施一系列措施,使得南越国逐渐走向繁荣。

与此同时,中原地区,楚汉之争正酣。赵佗则带民休养生息,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一片乐土,宛如世外桃源。

直到“楚汉之争”落下帷幕,汉朝建立,国内局势稳定后,刘邦为避免冲突,深思熟虑后,决定派陆贾前去南越,宣示汉朝友好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陆贾与赵佗经过一番情理交融的谈话,赵佗对汉朝产生了敬意,决定臣服于汉朝,成为其藩属国。

自此,两地商贸繁荣,关系融洽,但这一和谐局面在吕后上台后发生了变化。

吕后一改对南越友好政策,实行禁商禁运,限制向南越出售铁器和部分生活物品,甚至只售公羊而不售母羊。

赵佗多次尝试与汉朝沟通无果后,最终宣布南越独立,自称“南越武帝”。

吕后多次派兵进攻南越,但因气候不适而未能成功。

赵佗则趁机扩张领土,南越疆域一度横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

吕后去世后,汉文帝即位。他明白武力非长久之计,于是转变策略,派陆贾携带厚礼和诏书出使南越,并重修赵佗先人墓地。

赵佗感受到汉朝的诚意,再次臣服于汉朝,两地关系重回和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公元前137年,汉武帝建元四年,103岁的赵佗离世。属于赵佗统治时代画上句号。

从始皇帝公元前219年,赵佗统治岭南地区八十余年。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是一个奇迹。

9个儿子早已先后离赵佗而去,孙子们已垂垂老矣,他传位于孙子赵胡。

赵佗墓地由他生前选定,而在实际下葬中,赵胡为掩人耳目,安排丧车从四门出,营造出重重谜团。至今后人无法确切知晓赵佗墓真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