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徐向前需要助手吗?

当然有人说了,郭天民或与刘伯承没有什么渊源,而王建安是当年红四方面军徐向前老部下,这次去给徐帅当副职,一同指挥太原前线战斗,正当其宜。

那么我们再看看太原方面的情况,徐向前真的需要这样一位不熟悉部队情况的副职吗?而且还是偏于指挥作战的副职。

打太原前夕,华北一兵团的构成是这样的:

司令员兼政委徐向前,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周士第,参谋长陈漫远,政治部主任胡同志。

可能阵容不是特别豪华,但有一位隐形大佬:周士第。这位是非同一般的名将,黄埔一期生,徐帅的亲同学,参加过北伐战争,资历极老。红军时代、抗战时代都是贺老总的参谋长,指挥能力完全驾驭得住当时太原的局面。1955年授衔虽止上将,但论其能力,和同出于红二的、号称镇上将的某文艺大佬,实乃不遑多让,与无衔大将程子华堪称华北两大架海金梁。只不过由于早年经历,限制了政治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太原前线,这场战役不过就是攻坚战嘛,阎老西已是瓮中之鳖,烈度大,但复杂度远逊于晋中战役。所以徐帅敢放胆回石家庄休养,有周士第在前线完全够用。

有人说是徐帅要王建安去的,但查有关徐帅最官方的两本资料《徐向前传》和《徐向前回忆录》,1947年8月前后,都没有提到调王建安来的记录。

或许有其他细节史料,笔者尚未掌握。

但可以肯定的是,王建安这次调动极为奇怪,奇怪到他根本就没去华北一兵团找徐向前报到,就在晋见毛主席之时被调回华东野战军,担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之《王建安传》载,1948年7月,王建安到达石家庄后,还未去见正在石家庄休养的徐向前,就被华北大学校长吴玉章安排车辆,送到西柏坡晋见毛主席。

毛主席先是慰勉了王建安在豫东的功劳,话锋一转,就说起军委决定要打济南的事,要王建安回华野担任山东兵团副司令员,与许世友一道指挥攻城。

毛主席看似开玩笑地说:“许世友在胶东部队很有威望,你在鲁中、鲁南也颇有哩!人言‘两雄难并立’,我说孤掌难鸣。你们二人的手要击得响,同心协力……(见上引之《王建安传》)

谈笑之间就改了任命,这是王建安始料未及的。

而且这番话,明显是在敲打王建安要和许世友处好关系。王与许当年在抗大的事人尽皆知,笔者就不多说了。

毛主席与王建安谈完,接着周恩来又与他谈,谈了大半夜,交代了很多事,天亮之后就打发王建安回山东。

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怪现状,此传虽然记录了王建安有过这样一个任命,但在几本官方部队沿革史料记述中,根本就没有王建安任华北一兵团副司令员的踪影。

笔者列举几个比较权威的。

1.《中国共产党组织史料》,此书是中共党史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的,对1921年以来党政军各级各类组织的机构、成员名单,但凡可考的,都详细到了月份。

2.《晋察冀暨华北军区武装力量发展史》,此书系原北京军区组织编写,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推出的力作,对华北部队的记载详细到了团级单位,同样没有王建安的踪影。

3.《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此书是军事科学院于1990年编著出版的,亦无王建安担任副司令的记录。

这说明了什么呢?

王建安转任华北之事,似乎只是几位高级领导之间沟通了一下,还没有落实到纸面命令上,更因战事倥偬,没有时间记录到军事档案里,所以后世史料记载竟能把如此重要的高级将领任命略过。

三、华野隐流

单看王建安这段史料,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若是综合起来看看同时期华野其他将领的遭遇,或许我们能发现一些隐秘的暗流。

问题集中在陈士榘率领的第三兵团(又称陈唐兵团,存续时间为1948年3月至7月)。我们把几件事串起来看一看。

未完待续。

点击链接看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