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物欲越简单,精神越丰盈。

这句话在卷起来的当代,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和一些阿Q精神,但想一想却是大道至简的真理。

想想看,要是一个人心中有过高的欲望,即便拥有一件东西后又想要另一件,这样周而复始,盯着的只是自己没有得到的,而对已经拥有的熟视无睹。

于是,内心总是会很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自然也就没有前行的勇气和动力了。

欲望的阀门一旦开启,就会不断膨胀,有害无益。

这些感触,并不是一些所谓的“鸡汤”,而是我这一年和孩子在经历了各种跌宕起伏后的感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孩子初一的时候,我的要求和欲望没有那么高,只是希望孩子能考一个高中就行,成绩不倒数就好。

但随着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好,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看着孩子的飞一样的进步速度,内心很是欣慰,但嘴上一直要求孩子要追求极致,要有冲年级第一的想法。

欲望的膨胀,会让我情绪极不稳定,一旦看到成绩有一些微退步就会很焦虑,这样的想法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

当进步时,他会很开心找我炫耀,当退步时又会说自己因为粗心,这些题傻子都会。

而我也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因为他的粗心和对学习不够敬畏,而没有考好。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能力和他的潜力空间。

虽然,在生活和陪伴上,我做得无微不至,但在成绩要求上却不断的“水涨船高”。我以为自己是在倒逼孩子的潜力,是在帮助他再向前一步。

结果,就是孩子对自己循环的怀疑和否认,刚刚培养起来的一些自信又被我的一通操作将信心碾压全无。

我压根没有意识到,孩子嘴上说着没有压力,但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全是压力。

我总是埋怨孩子太佛系,明明有实力可以考得更好,为啥总这么不思进取。

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是做不到而选择的逃避。直到孩子出现了半年的情绪崩溃时,我才察觉到自己错了。

尽管我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但对孩子的影响已经造成了,尤其是惯性的自我怀疑已经根深蒂固的植入了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总是担心得太多,担心自己做不好会让老师失望,担心自己做不到会觉得丢脸。

容易陷入迷茫和恐惧,思前想后太多,担心太多就容易有纠结,也容易跑神和心不在焉,那些想做的,该做的事也就在担心之下拖延了。

担心有时,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只会变得更胆怯。

直到我明白,思虑越简单,内心越富足,做事越心流时。

就开始有意识的帮助孩子来捋清内心杂乱的秩序,需要敞开、接纳、重建内心的秩序。

我想告诉孩子的是:遇事纠结,为难的只是自己,想得太多,累的是心。

稳定的情绪,稳定的心态太重要的,心越纯粹,做事也越有效率。

昨天,孩子跟我聊天时说,班主任开班会时说的每一句话,好像都是在说他自己,感觉内心的想法被老师看穿了。

这是一种老师对学生的懂得,也是师生之间的共情。有这样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孩子在学校无论是德育、学习、状态疏导等方面,我压根不担心。

而我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心理重建,信心重建。

信心这玩意,很抽象,但又有方法可循,它可以通过微练习来一步步接近。

当然,信心重建并没有那么容易,也需要让正念与负情绪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同时付诸运动或书写来配合疗愈内心的不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心不足,在顺境时或许没有那么大的影响,但在逆境时足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心智。内心的杂乱无章东西越多,越容易让人身心疲惫

这也是我接下来一年内需要持续帮助孩子来练习心力和发现自己的优秀之处,至于学习依然是他自己说了算。

我只关注他的心态、状态以及信心重建,其他的交给孩子自己来决定。

犯过的错,再也不会重蹈覆辙了。这也算是在过去错误中的一种纠正和重启。

过去无法选择,但现在还可以继续,越简单,越纯粹,才越有生机勃勃。

现在,我再也不会让孩子跟谁比,盯紧自己的过程,关注自己的第一步细节就够了。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出七年级年级倒数的心态,稳步爬坡,有一点进步都是欣喜,有一点提升,都乐享当下。而不是每次进步都觉得不值一提,深深地否认自己。

欣赏自己的每一个微进步,也欣赏对手的进步。

当然,对标还是要有的,不过仅限于看见自己的程度,帮助看见自己还有哪些可以提升的方面,让自己心中有数,自在前行。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打心眼里欣赏孩子,觉得他做什么都对,都有着自己的理由,无论他有什么选择,都很酷。

我有自信,带着孩子一起变得自信,不会再好高骛远了,而是俯下身先把眼前的每一步做好,把发现的每一个问题解决,就已经足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