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家驹和邓荣华在雪窦山、云丘山跑过“背靠背”百英里之后,给大家的诚挚建议是:不建议!

口述|赵家驹 邓荣华

记录|灰兔

编辑|晏懿

图片|云丘山、江南百英里组委会提供

云丘山越野赛by UTMB百英里组比赛结束后,赵家驹和邓荣华分别拿到了男女子百英里组别的冠军和亚军。

这看上去是二位精英运动员辉煌履历里的寻常一笔,但这个结果对于二人的意义不同以往。

时间回拨,一周之前,在江南百英里赛道上,这两位精英选手在百英里赛道上双双夺冠。一周后,他们马不停蹄地赶往云丘山,百英里之后的下一场,依旧是百英里。

背靠背的两场百英里比赛,这种事很少发生。同一场比赛的两位夺冠选手用相同的方式挑战下一场百英里比赛,这种事从未发生过。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两位精英选手不约而同地采取这种策略,又是什么能让他们在高强度的比赛后迅速恢复并且拿到冠亚军?

越野100记者对这两位选手进行了采访。

赵家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能在两场背靠背的百英里比赛里拿到冠军——在中国最接近这个成绩的人是梁晶,他拿到了一冠一亚,而赵家驹的野心更进一步。

“双冠,我要拿背靠背百英里的两个冠军。”

极限

没人做过这种事。很多人能背靠背地跑完百公里,但是他们只是完赛,或者拿其中一场的冠军,没人能在两场比赛都拿到冠军。既然没人能做到,那我试试。

我觉得我可以。

运动员就是这样的职业,需要一遍遍冲刺自己身体的极限,你必须越过这些极限,才能迎来进步。这些痛苦,熬过去是不够的,这样只能完赛,你得去战胜它,才能取得胜利。我之前在江南100的状态很好,足够迎接这种挑战,所以我就去尝试了。

我的目标不是完赛,我一开始就想拿背靠背的百英里比赛冠军。云丘山的比赛我本可以选择百公里或五十公里组别的,也可以稍微放一下,只求完赛不求冠军,但那样就没意义了。一定要盯着极限,把它越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之前,赵家驹以22小时18分28秒的成绩拿下2024江南百英里的冠军

江南100的比赛跑完的一周里,我一点都没运动,每天就是去盲人按摩店按摩两个小时,让肌肉酸痛的状态改善一点。剩下的时间我什么都不做,只是休息,全身心地放松。我的饮食也变化了,要吃得更营养一点,甚至还会喝点中草药,什么黄芪枸杞,都泡进去补一补。

极限不是那么容易越过的,每一处细节都要竭尽全力。可以说这一周里,光是恢复我就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办法。

策略

这次比赛我换了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跑起来比较猛,没多久我就会跑在最前面领头,但这次我没这样做。

起跑五六公里,我冲到了第一,后面的选手跟着我。有人贴着你其实很累的。之前我无所谓,但跑完江南一百,我肯定没有之前的体力了。比赛前,我给自己定下策略:前半程跟着别人,看看别人怎么跑。这时,我还停下来拍了段抖音,放了五六个人过去,然后慢慢开始追。

这种情况是很放松的,我的身体慢慢进入了状态,我保持这种状态跑了五十公里,在第五十公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的速度开始降下来了,而我状态正好,于是开始加速。

在五十公里后,我就是第一了,这个第一的优势一直维持到最后。但说实话,并不轻松,后面的人靠得很近,我们也只有三五分钟的差距。

在最后一段,我身体开始变得沉重,我很累,非常累,但我赢了。

痛苦

我不喜欢痛苦,八百流沙我跑过,但是只跑过一次就不跑了。跑一次是挑战,每次都跑是折磨,我不喜欢单纯地折磨自己。我的痛苦都是有目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跑完后,我发现自己好久没这种感觉了,纯粹的消耗,痛苦,但是必要。我很久没这么累过了,我觉得运动员要进步就要承担痛苦,你承受的痛苦越多,以后的比赛就越有自信,因为不会再有这样累的比赛了。

就像是我跑完两个背靠背的百英里,在跑其他比赛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心理优势,我知道其他人做不到,我做到了。那我就能比他们吃更多的苦,运动员都是一样的,谁能吃更多的苦,谁就是赢家。

比赛结束,我瘦了九斤,冲过终点线我几乎不能思考,唯一的想法是,终于跑完了。

最难的已经过去了。

如果有人想要挑战这种比赛,我建议不要尝试。别跑了。

这是在糟蹋身体,没必要模仿。我们是职业运动员,为了突破极限,有时就是需要付出身体的代价。但普通人没有这个必要。

真累啊,我觉得真得累,这份挑战总算结束了。

我现在只想躺着,什么也不做,躺到地老天荒。

邓荣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没有特别强烈的追求,一开始就奔着两场百英里比赛去,并且想要拿到名次,我当时还没有这种想法。实际上,比赛完了再看,我当时在被一连串的意外追着跑。”

一连串的意外

其实我参加百英里背靠背源于意外。

江南百英里和云丘山越野赛我都报名了,我知道这两场比赛是连在一起的,但报名时想着,不一定都跑,或者稍微轻松点跑下来就好了,就当是一场拉练。

四月八号的时候,云丘山的组委会邀请我参赛,我就答应了。但我当时忘记了马上还有江南百英里这档子事,跑完江南百英里,该怎么办?答应了人家,总不能不去吧。

我对于背靠背的百英里还是比较敬畏的,一开始我就怀疑自己,我能不能跑完啊?朋友给我鼓劲,说我一定行,说比赛还有几天呢,到时候我又能恢复一点了。

能恢复吗?其实我没有恢复好。

去云丘山的路上,我又遇到了一连串的意外打乱了行程。比赛我差点没赶上。

当时我在漠河,本来漠河到哈尔滨的航班一天只有三趟。我订了周四中午十二点的航班,当时想可以先飞到哈尔滨,然后飞到临汾,这样晚上九点多就能赶到云丘山。

朋友帮我找好车,计划下了飞机直奔壶口瀑布。结果到周三晚上十二点,我收到短信,说周四的航班延误到下午四点,我一连串计划全部被打乱了,一趟航班都赶不上了 。

就算这样,我也没放弃,我先看看自己能飞到哪,当时计划是早上飞到南泥湾机场,然后到天津转机。我叫了顺风车,还确认了能不能赶上,师傅说两小时够了。这样时间算下来,到壶口瀑布是十一点,一小时之后比赛开始,太极限了。

我打算换个办法,先飞到离着比较近的城市,然后叫个车,直接把自己拉过来。所以我飞到了西安,另一个朋友来接我,三百多公里开过去,早上快七点我才到了壶口瀑布。

我落地西安就收到比赛延误的短信了,照理我还能睡一个晚上,但计划都订好了,我就在车上小睡了一小时左右。

然后下车,吃点东西,上接驳车,前往云丘山。比赛开始了。

兵荒马乱的一周

江南百英里之后的那一周,其实我也过得挺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周之前,邓荣华以25小时30分51秒的成绩拿下2024江南百英里的女子冠军。

比赛后我尽力在恢复,每天给自己多补充点营养,我听人说比赛后要补充蛋白质,就每天喝三瓶蛋白质饮料。但我有本职工作,其实是没办法进入一个真正的放松状态。

比赛刚结束我就飞到哈尔滨,周二去了漠河。这一天,朋友帮我用泡沫轴按摩了一下。我印象很深,周四早上,漠河还下了一点小雪。我们公司的秋冬产品在这里做面料测试,所以我还要每天跑大概七八公里。

但当时我状态特别差,跑起来的时候感觉心脏是堵的,就是喘不过气。看手表,其实心率也不高,只有一百二左右,我当时特别怀疑,这种状态还能去云丘山吗?

朋友一直告诉我,可以,而且我还有时间去恢复。我不知道自己可不可以,但我想,我可以试试。我没有特别强烈去冲击自己极限的想法,但是我好奇,好奇自己究竟能跑多远。

比赛之前我看了选手名单,我觉得自己原本的水平是可以冲一下前三的,我想去试试,就照着这个去跑。

幸好,我跑下来了,拿到了第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苦

比赛结束后,我当时想着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再也,再也不跑百英里的背靠背了。第二件事是,以后,我可能会少跑一百英里,更多集中在百公里左右。

百英里的背靠背实在是太痛苦了,我试了一次就再也不想尝试了。比赛的时候我没睡好,前面一直在打瞌睡,后面好了点。到CP9,我的胃撑不住了。

我当时觉得肚子难受,想喝点甜的,就喝了些电解质水,然后就开始翻江倒海地狂吐。吐完了之后,我的嗓子都是肿的,吃不下东西,我干脆就不吃了,只喝点水。

其实在CP10的时候,我状态还很好,一个摄影师在拍我,我就问他,前面的选手离我还有多远。但是继续下去,我就放弃了,一直在走。

到最后一个CP点,我被人吓了一下。有人和我说,后面的选手离我只有几分钟了,但之前我朋友和我发短信,还告诉我后面的选手离我还有一个小时。我当时也松懈了,想着前面是赶不上了,但后面可以放一点。

这个消息把我吓得一激灵,然后我就开始跑,最后一个CP点上了坡,我老是回头看,没看到人,但他说就隔着几分钟,我感觉后面的人马上要出现了,在下坡路上我一路狂奔,用五分配速开始跑,就这样一直跑到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那个人看错成绩了。

这场比赛,无论是参赛还是成绩,其实都是一系列的意外构成的,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不适合百英里的距离,也算是小有收获。我的肠胃并不好,快到百公里的时候,就开始吃不下东西。如果跑百公里,这个距离已经完赛了,对我来说更合适。

其实百英里背靠背,要我说,大家别跑了,真的,太痛苦了。

跑到后面的感受就是度秒如年。唉,每一个CP点都感觉漫长又遥远。我是不会再挑战了。跑完江南一百的时候我都没多困,那几天甚至都睡不着。可跑完云丘山我睡得昏天暗地,但还是要工作,闹钟把我叫醒了。

唉,真想再多睡一会,睡个好觉。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篇稿件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喜欢,欢迎转发朋友圈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