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了解妇科知识要多难,她要从大量伪科学、古老谣言,甚至医生的固有偏见中拨开层层迷雾,才能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
现代医学发展了几百年,才有研究发现,原来医疗体系一开始的根基完全建立在一个充满偏见的假设:那就是把女性当成了有子宫和输卵管的男性,其实性别带来的生理差异远大于此。而不假思索的偏见还在持续伤害女性。
今天从一种造成继发性痛经的病症开始,揭开笼罩在妇科知识四周的阴霾,信息没有变得清晰,但起码是一个起点,承认之前做得远远不够的起点。
生孩子治百病?
前不久她姐刷到一些自诩医生的账号,列出许多生育对女人的好处。
声称能缓解痛经、胸部二次发育,甚至降低女性患癌风险。
图源:
这一说法并不陌生。
民间一向有“月子病月子治”“生孩子会长高”“生男孩治病”等等传言。
周雨彤、吴磊主演的电视剧《爱情而已》中,女主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下文简称“内异症”)。
医生给到的第一个方案,也是生孩子。
“怀个孕,生个小孩就解决了”;《爱情而已》
广为流传的,除了「生孩子治病」,还有「不生育患病」。
仿佛子宫是馈赠,女人不使用便要遭到天罚,如“女人的子宫闲不住,不生孩子就长瘤子”。
综艺里,金星曾对叶璇施展过这招,她说:
“很多女人到了年纪乳腺癌,该生孩子不生孩子,该喂孩子不喂孩子,全堵死了”。
图源:《金星秀》
婴儿,似乎一直是中国女人的药引子。
《金星秀》过去几年了,世界并没有变好,铺天盖地仍是这类谣言。
有一些比较容易分辨。
比如她姐曾分析过的“月子病月子治”骗局——其实不存在所谓的月子病,大部分都是生育损伤,产妇需要的是科学治疗和真正的休养。
图源:新浪微博 @六层楼
比如“生育会长高”的谣言——其实人类骨骼闭合之后不会二次生长,感觉变高更可能是体态变化。产后女性的二次发育仅常发生于脚的尺码上。
比如,产后胸部变大的宣传——其实度过哺乳期后,乳房会缩回到原本的大小,不仅不会变大,甚至显得干瘪下垂。
女性在产后身体变好,是可能存在的,但往往属于幸存者偏差。声量很大,样本稀少。
而另一种“生育好处”更具欺骗性。
常出现在权威人士口中。
图源:Endoactive
这种说法经久不衰、无分中外。
2023年发表于BMC的一篇报告,调查了澳大利亚 3347 名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发现其中有 1892 人收到了以怀孕或生孩子以控制或治疗内异症的建议。
建议近90%来自于医生,近25%来自于家人。
图源:BMC
但这让患者倍感压力,因为一部分患者并没有生育打算,还有一部分患者年龄太小,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建议的时机是恰当的。
以生育作为内异症的治疗方法,十分普遍。书中如是说,医生如是说。
却禁不起细想。
女人的健康被寄托到另一个生命之上,而不是医学手段,医生给出的方案是个人的生育选择,而不是科学研判。
这多么荒谬。
“为什么?真的科学吗?”疑问一定会在某一时刻在女性的脑海中浮现。
但寻找答案太不容易了。
图源:Endoactive
神秘的痛经与内异症
生育能不能治疗痛经,能否治疗内异症?
为了解开谜团,我们需要重新了解人类认识痛经的历史。
现代医学之前,经期疼痛的女性被不断被打上“癔症”“女巫”“色情狂”的标签。
埃及最早的妇科资料,公元前1800年的《卡洪妇科莎草纸》,将子宫视作一切疾病的源头,这种说法成为后世“歇斯底里症”的灵感。
图源:Digital Egypt for Universities
直到20世纪以前,许多人们都相信,女性疾病是因为——
“子宫是一个渴望母性的活性物质,它可以在身体内游走”,这种观点持续几千年。
如此归因之下,产生了众多诡异的治疗方案。
比如,掐住妇女的脖子令子宫归位。比如,女性绑起来、使其身体上下翻转令子宫归位。
比如,让女性随身携带嗅盐,“子宫不喜欢辛辣的气味,闻后会返回原位”,等等。
在“子宫游走”说法猖獗的同时,月经仍不断被神秘化、道德化。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女性的妇科疾病被定义为性欲过剩、精神错乱、或恶魔附身。
直至17世纪,癔症仍是仅次于发烧的第二大疾病,众多女性因所谓的“歇斯底里状态”被指控为女巫,遭受折磨与杀害。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如今我们知道,“歇斯底里症”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概念,它很可能是内异症以及其他疾病的误诊结果。
但这一切被发现的太晚。
1860年,人们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一时期,放血、手动调整子宫、电灼等奇葩治疗方法依旧盛行,妇科手术死亡率高达50%-70%。
《Endometriosis: ancient disease, ancient treatment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1927年,首次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的命名。不久后人们陆续发现子宫内膜异位至身体各处——肠道、卵巢、子宫颈等案例。
如今,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全球约 10%(1.9 亿)的育龄妇女和女孩。
多数患有该病的女性在出现症状后平均 7 年内都没有得到诊断,它常被误诊为泌尿问题、情绪问题、胃肠问题.......女性的诉求往往被认为是“想太多,太矫情”。
图源:Endoactive
说到这,需要展开一下现代医学概念中的“痛经”与“内异症”。
多数女性已经了解到,痛经存在两种情况——
“原发性”无关病变,治疗方案只关于止痛。“继发性”器质病变引起疼痛,需要医疗手段干预。
内异症,便是导致痛经的常见疾病。
它指子宫内膜细胞在身体其他地方扎根。常见症状是痛经、不孕、包块、性交疼痛等。
图源:《实习医生格蕾》
有一些极端例子,比如子宫内膜进入鼻腔,患者便会在每月经期流鼻血;进入眼睛,经期便可能流出血泪。
同时,它也可能造成不同的疾病。比如位于卵巢便是巧克力囊肿,位于子宫肌层便是子宫肌腺症。
图源:《爱情而已》
20世纪以来,许多实验认为怀孕可以缓解内异症,直至“怀孕”成为一些医生使用的治疗方案。
然而,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反复掉入的同一个陷阱。
事实上,痛经、歇斯底里症、内异症......女性经期问题有无数种解读,但从柏拉图时期至今,妊娠都是主要的解法。
图源:Endoactive
子宫游移说认为,这些疾病源于女性不履行母职,导致子宫被剥夺,只能在体内游荡。
他们鼓励女性尽早生育。
色情狂理论,认为女性体内积液过多,需要性行为,但禁止自慰。
他们提出,女性需要进入婚姻、大做特做,造人治病——这时也被叫作“寡妇病”。
19世纪,有人声称女性痛经的原因是“接受高难度教育,导致生殖能力受损”。
《The law of periodicity for menstruation 》;wellcomecollection
与之相似,现代内异症也曾被称作“白领疾病”,大城市高收入的未婚未育女性被视作高风险人群。
然而这样的定义显然是反理性的。
诚然有众多实验表明,孕期女性的内异症会得到缓解。但从原理来说,只因为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女性在妊娠期长时间不来月经,症状当然就会暂停。
但病灶依然存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卢丹表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生完孩子后,还是不可能消失的。”
只要还存在月经,那么内膜就具备继续生长的可能性。
图源:央视网
很多女性在听劝生育后仍与内异症相伴,如今疼痛之外还要照料孩子。
图源:Endoactive
越来越多研究指出,内异症会增加流产风险、增大产妇恶性并发症的影响,患有疾病本就不适合生育。
图源:obgyn.onlinelibrary.wiley
图源:Oxford Academic
医生将怀孕作为治疗方案,是不道德且有害的。
那么,这样一个骗局是如何经久流传的呢?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世界对女性的无尽搪塞。
从“痛经是天然的、女子必然承受之痛”,再到“痛经是虚构的,是女子精神紊乱”。
从“痛经是因女性受教育损伤生殖力”,再到“内异症是对女性不生育的惩罚”。
一切无关病理,只关于话语建构。
月经肮脏羞耻、痛经矫情神秘,然而这一切都与真正的女人毫无关系。
关于子宫的历史,既是女性身体被纳入公共健康的历史,也是女性不断被定义、被非人化、被忽视、被谋杀的历史。
如希拉·代·利兹所说:
「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研发治疗痛经药物的进程一定会大大加快......如果男性也会痛经,痛经就会被视为一种常见症状,人们就能在药房里买到无数种用于缓解痛经的药品。如果男性也会痛经,那么就不会有人在因痛经而受到不公正待遇心烦时遭到嘲笑。人们甚至可能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在医疗用品商店买到卫生棉条,而每个月5天的例假也将成为每份劳动合同的正常组成部分。」
漫长的一生中,女性只能不断地进行自我健康教育,去对抗父权文化的偏见。
即便如此,还有太多未曾被照亮的角落。
图源:《实习医生格蕾》
现代医学未踏足的领域,妇科
很难想象,到了今天依然有医生对治疗痛经的女性说:“生了孩子就好了。”
女性占全人类一半的人口,妇科本该是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的科学,但几百年来依然没有研究明白。
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作为女性的我们,本应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身体有绝对的掌控权。
事实却完全相反,在社会的普遍忽视和有意阻碍下,女性不仅对自己身体一无所知,并且很难成为自己身体真正的主人。
如果没有备孕,我们很难知道原来不孕的原因40%在于男性,原来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而且男性40岁以上精子质量大幅下降会明显增加女性流产的风险。
如果没经历过生产,我们很难知道原来顺产导致会阴撕裂非常常见,原来芒果式分娩撕裂如此可怖,而且无痛分娩普及率依然很低。
图源:小红书
如果没有痛经,我们很难知道“生孩子包治百病”全然是错误的迷思,痛经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多囊等多种不同的病症,不当的治疗方案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痛经被视作一种“别那么娇气、忍一忍”的正常现象,使得女性并不知道服用布洛芬即可有效抑制疼痛。过去社会观念夸大止痛药的危害,但当新冠肺炎在全年龄全性别人群中流行时,才开始科普原来布洛芬的副作用很低。
吃短效避孕药也是如此,没有明确医学研究告诉我们,引发血栓的概率有多少,女性是否可以不必来月经。
《身体由我》中对月经和短效避孕药的描述
女性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放置在黑暗的无知之中,与自己身体的基本知识隔绝开来。
甚至我们不知道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套,不知道主动避孕的重要性,除了防止意外怀孕、意外流产,还有防止性传播疾病的感染。
图源:搜狐新闻
这些最基本的女性生理知识,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不仅女性自己,还包括男性。因为很多疾病都是由私生活不当的男性传染给茫然无知的女性的。
相反社会不应再鼓励传播那些充满荡妇羞辱的谬论,什么“私处整形”“鉴定处女”“黑木耳迷思”。
也不应再不断治疗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疾病,譬如“宫寒”“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不是病不需要治
为什么医学发展至今,女性依然得不到正确的照护。
一种原因是现代医学之前,女性一直只被视作生育工具和男性的所有物,这造成了大量错误的固有观念。
不仅医学界拒绝女性进入,而且女性身体也被视为禁忌之物(丈夫财产),不允许医生直视,东方要挡着帘子,西方古时只准触摸不能看。
古代“悬丝诊脉”
过去流行的说法是:生殖对妇女来说就像繁衍后代对鲑鱼的意义,一旦任务完成,她们的使命也完毕,即使死亡也是情理之中。
可想在迷雾之中的医生会给出何等荒谬的诊断。
维多利亚时期,绝大多数女性的病症都被归咎为“到处游走的子宫”,为此发明了现在已被证明并不存在的癔症、歇斯底里症等专属于女性的污名化精神疾病。
女性病症归因“到处游走的子宫”
那时贵族小姐争相想得一种面色潮红、皮肤苍白、身体消瘦的“浪漫病”,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束胸衣导致呼吸不畅引发的肺结核。
医生问诊贵族小姐
直到现代妇科之父——詹姆斯·西姆斯出现,对女性毫无方法论的问诊模式才结束,西姆斯发明了70多种专用器械,包括阴道窥器。
但是他最开始的实验对象是三名黑奴,实验过程中全程未使用麻醉剂,因为在西姆斯看来,发明妇科检查,最初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他并没有把女人当成一个人来对待。
詹姆斯西姆斯的雕像被拆除
即便到了今天,还有心理医生把女性错误就诊为癔症,以及那个冰冷的、不断被女性诟病引发焦虑恐惧情绪的窥阴器,150年后很多地方仍然没有改良。
原因之二,现代医学出现之后,女性在以保护之名被系统性忽视。
美国医学教授艾莉森·麦格雷在2023年出版《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中提到一个惊人的事实:
由于孕妇、育龄女性被视作“受保护”的人群,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激素波动会影响试验,于是现代医学的临床实验只选择了男性作为受试群体。
TED演讲,为什么药物通常对女性有更危险的副作用
科学家本应该克服困难把女性纳入研究中,但是他们完全忽视了女性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不同于男性的生物学差异,想当然的把女性视作“有子宫和输卵管的男性”。
基于这种完全错误的实验体系,便出现了很多离谱的现象:泰诺被认为是妊娠和哺乳期唯一“安全”的止痛药,但从来没在孕妇身上进行过对照试验。
男性和女性在心脏和大脑“崩溃方式”上有显著差异,于是导致女性心脏病被广泛误诊为惊恐发作和焦虑症,而心脏疾病和脑卒中是女性死亡的首要和第三大原因。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一种叫安必恩的安眠药已经上市30多年,但直到2014年才知道原来女性对该药的代谢速度比男性慢,应该用药减半,这导致了无数本不该发生的女性早起通勤的交通事故。
未对女性做临床试验的安眠药大量用于女性
市场上被撤回的药品中有80%是因为对女性有副作用,因为药物研发前期从未在女性身上做临床实验。
TED演讲:为什么女性有更强的药物副作用
还有医学对外源性激素如何影响健康的研究严重不足,所以我们想要检索短效避孕药的信息非常困难。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这像某种隐喻,女人了解自己身体,要面对层层迷雾,成为自己身体的侦探。
女性健康一直处于“资金不足,研究不够”的状态,有一本书叫《伤害正在发生:错误用药和懒惰的科学如何让女性被忽视、误诊和得病》详细罗列了女性在医疗上被系统性忽视的种种方面。
《伤害正在发生:
错误用药和懒惰的科学如何让女性被忽视、误诊和得病》
原因之三,即便现代医学强调个性化治疗,消除性别歧视,但是固有偏见有极其强大的惯性,依然广泛存在在科学文献和公众意识之中。
譬如今天的父权文明和人类进化史几乎完全基于“男性狩猎”这个古老的谣言。
这种带有偏见的假设贯穿科学史始终,认为女性体力有限,要保护生殖力,所以无法完成公共空间中的绝大部分工作、竞技和发展。
“男性狩猎女性采集”是错误的历史观
今天我们才知道原来人种学、考古学、生理学等种种证据表明女性同样是狩猎者,并且因为雌激素的帮助女性更适合耐力运动、更不易得动脉硬化。
女性狩猎,科学美国人杂志
今天我们依然要一遍又一遍辟那些陈旧的谣言,对抗什么“男性有绝对力量压制”“女性就是情绪化”这种刻板印象。
就像女大法官金斯伯格所说:女性要求的从来不是特权,而只是要求男性将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
女大法官金斯伯格
就从医疗学科做起,从身体做起,女性身体不该被科学研究忽视。
《性别攸关》提到:现代医学需要从生理、神经、认知、社会经验等各个角度重新评估女性身体,不再有一刀切的治疗方案,而是基于性别和生理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
当然首先要打破把女性排除在知识之外、困在固有观念之中的黑暗处境。
这是最基本的,这也是最必要的,谁也不能阻止女性看见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