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改委在4月份发布一份通知,主要内容是,除了学校、医院以外,省直事业单位要精简60.7%,事业编制精简46.9%,厅级领导精简9.3%,处级领导精简25.5%。当然市县也不含糊,事业机构精简44.3%,事业编制精简23%。

很多人可能没有看懂,以为铁饭碗保不住了,要大裁员,这里事业编是不含公务员的,而且学校、医院等公益服务性质的事业编占整个编制的70%以上,不在裁员之列,所以实际的裁员比例是非常低的。

那么要裁掉的非公益性质的事业编制有哪些呢?比如说规划设计单位,执法大队,监管机构等。这里规划设计单位自身就有盈利能力,取消事业编成为生产经营性单位,自负盈亏,理所当然的事儿。

还有些事业编是比较微妙的,比如电视台、文联、老干部局、文化馆等单位,特别是地方电视台,自身不盈利,需要靠财政输血,但是缺了它无法完成地方宣传工作,领导开会视察没人报导,可是如果让其自负盈亏,保不齐这个单位就消失了。

拿我们县里电视台为例,之前还能播一些老年保健品广告盈利,可是自从农村家庭也安装了卫星电视之后,电视台完全依靠吃财政饭。电视台为了留住主持人,允许他们在外搞培训班,接婚礼主持等私活,也算实现了“创收”,这些人裁与不裁一个样。

既然裁人没有那么严重,是不是就意味着“虚惊一场”呢?精简省直单位,减少事业编只是一枚信号弹,第一波感受到寒冬的应该是那些临时工,也是我们常说的派遣工,比如我们常见的协警。

这些派遣工合同期都非常短,如果合同不再续约,就会面临着失业。和事业编不同,这些派遣工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望拿到一份长期合同,端上铁饭碗,对于被裁是有心理预期的,也不会造成社会负面影响。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派遣工数量是巨大的。拿我自身感受为例,之前为孩子办户口,去了户籍办,结果发现一名正式工需要三名派遣工做保障。

还有一些基层岗位,比如村会计、专干、各类委员等,都是这一波“精简”当中的受害者。

我们常用公仆来形容基层工作人员,即使拿着微薄薪水,也会尽心尽力服务百姓,但是我们都相信,没有经济上的激励,这些基层岗位是无法正常运转的。

过去之所以能够养活如此多的非编派遣工,还是源于城市化房地产的迅猛发展。我们拿郑州为例,2000-2010年,10年时间郑州市人口增长了29.55%,GDP达到4000亿,房地产更是增长了187.%,而卖地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80%。

也正是源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郑州陆续修建了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四号线、五号线、14号线...。带动周边岗位有多少呢?虽然没有官方数据,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亲身感受的例子。

郑州自从720大水之后,每遇到暴雨郑州都会专职人员守在窨井口,隧道口,以及地面低洼地带,防止再次发生人员溺亡的事故。我打听下他们的收入,月入4000元左右,短期合同,归各管委会管辖。郑州类似工作很多,随着郑州市卖地收入的锐减,将无法获得派遣工职位。

省会郑州都难以为继了,河南很多基层更是难以想象了。过去河南基层这些非编岗位的支出,一直依靠着转移支付来过活,拿2023年为例,转移支付达到5908亿元,2024年预计在5335亿元左右,依旧排在全国第二。

中央多次强调要过紧日子,地方上不得不跟,毕竟工资是上头发的,然而楼市低迷,铁、公、基又跟不上,过得不“紧日子”而是苦日子。

为什么说铁、公、基如此重要,会影响基层收入呢?我们总说拉动中国经济有三驾马车,消费、出口与投资,消费自不用说了,疫情之后,大家都不敢消费了。

而出口呢?河南有60%以上出口需要富士康撑着,以2020年为例,郑州富士康的出口总额高达316.4亿美元,这一数字几乎接近排名第三的华为终端出口总额的两倍。同年,富士康集团在河南省的企业实现产值超过4400亿元人民币,占河南省GDP的比例超过7%。

随着富士康税收优惠政策到期,陆续将工厂搬迁到印度等地区,河南的出口也断了一条腿,所依靠的只能是投资了。

初期河南的公路网确实不能看,但是随着道路基础工程的不断上马,河南交通基础不能说遥遥领先,差不多能建的也都给建了。

这些基础工程建设还有个目的,就是保就业。然而随着投资拉动效应逐年降低,河南的后续基建也显得有心无力了,没有了大水漫灌基础建设投入,地方上依靠种地很难改善收入。

之前我们一直信奉凯恩斯主义,负债、印钱,然后大量投资基础建设。可是凯恩斯主义最大的BUG就是不可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出现了滞涨之后就玩不动了。

现在能想到的办法不多,比如减少公务开支,裁减政府支出,提高市场自由度,加强教育等,但是这些办法无一例外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减少开支不能动了大动脉,而提高市场自由度,无疑要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加强教育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似乎挺无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