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健康与医学专业委员会等组织撰写的《儿童特发性矮身材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于近日发表。打破了目前我国尚无ISS诊疗共识或指南的现状,为临床精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据了解,特发性矮身材(ISS)占儿童矮身材的60%-80%,是一种暂时原因未明的矮身材的统称,指身高低于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P3,-1.88 SD)者,且出生身长、体重及身材比例均正常,未发现全身性、内分泌、营养、染色体异常或基因变异证据的矮小儿童。近日,我们邀请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儿童生长发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2023年长沙市骨干医师”、唯嘉儿科生长发育科主任医师康美华教授对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诊断、干预及治疗方法进行解读。

康美华表示,这一次专家共识明确提出一个概念:偏离家族遗传背景的身材矮小,这一部分孩子身高在P3以上,但实际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

如果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孩子属于特发性矮小,该不该干预呢?康美华表示,ISS患儿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达到遗传靶身高范围或儿童期达到正常身高范围。治疗应与患儿和家长共同决策并在儿科内分泌科专业医生的监管下动态评估不断调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DE)于2021年批准了人生长激素(hGH)治疗特发性矮身材(ISS)。对于特发性矮身材(ISS)患儿,建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前指南推荐的ISS起始治疗的年龄为3~4岁。

据悉,康美华教授,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儿科硕士,师从全国儿童代谢内分泌学组组长罗小平教授,现任湖南省健康服务业协会儿童生长发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从事儿科临床及儿童保健工作20余年。2023年5月,康美华教授带领生长发育科团队,自编舞台剧《嘉有儿女》,荣膺全国生长发育专业医师科普演讲大赛(长沙站)二等奖。2023年8月,荣获“长沙市骨干医师”,是长沙市民营医疗机构中唯一上榜的医师。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身高的需求越来越高,康美华教授表示,对于以下几种情况:1、身高的矮小儿童;2、身高p3-25之间偏矮的儿童;3、父母身高较高,孩子身高偏矮,身高曲线图相差2根主百分位线;4、身高、体重正常,家长对孩子成年身高期望较高;5、早发育、肥胖、身高增长速度偏慢或偏快。不管任何年龄段(骨骺闭合前),孩子身高体重生长情况,只要家长有身高管理的意识,都应该及时到生长发育科建档,由专业的医生评估、分析、指导。经过动态监测,正确评估,寻找病因后仍为iss者,治疗需与家长、患儿共同讨论治疗方案,进行干预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