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将离开校园

步入职场的毕业生们

怀揣希冀与热爱

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新阶段

但在求职签订合同过程当中

哪些内容可能存在“陷阱”?

这篇教你避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咯

这是“合同陷阱”

大家要提高警惕!

“合同陷阱”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甚至签订“阴阳合同”“霸王条款”等。

特征

1

有的仅签订《就业协议书》,或以谈话、电话等口头形式约定工作相关事项,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

有的合同内容简单,缺少工作岗位、工作地点、工资、劳动条件、合同期限等具体内容。

3

有的以少缴税款为由,同时准备两份不同薪资的“阴阳合同”。

4

有的包含“霸王条款”,要求几年内不得结婚、无条件服从加班、试用期离职不结算工资等。

重要提示:求职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与用人单位认真协商、慎重对待,不可草率签订。要注意劳动合同是否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条件等必备条款,警惕其中于法无据、明显不合理的条款,防止掉入陷阱,难以维权。

避坑指南

1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2

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