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不听!我就不听!”“谁叫你不听我讲的,我也不听你讲...”这是隔壁欣欣和妈妈的对话,是不是像极了你和你家那不听话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你是不是和曾经的我一样无奈、无助和沮丧?是不是质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高躰亲子时光特邀家庭教育指导师唐艳指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不听话,暴漏的其实是父母在育儿方面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一、与孩子沟通时,缺乏耐心、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常生活中,有些父母因为在忙着工作或家庭事务时,孩子与其沟通、交流时缺乏耐心。“这个题目怎么做?明天周末准备带我去哪玩啊?...”明明声音很大,父母当没听见,继续追问,父母还嫌烦,甚至大发脾气。长期如此,孩子要么学着父母的样子,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要么干脆不与父母沟通、交流,亲子间少了亲情、没有了情感的链接,孩子不听话、不听劝导那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平时太溺爱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第一种情况相反,部分父母因为白天要工作无法陪伴孩子。所以一到晚上或周末,就无底线给孩子“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主动给孩子提需求。久而久之,孩子没了自主性、独立性,甚至长大会“奴役”父母。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不管父母条件如何,有没有能力实现,都要求父母去做,一旦哪天速度慢了,就表现得很不高兴甚至冲父母发脾气。这类孩子小时候还能吓一吓,管一管,长大后只会越来越无法无天。因此,此种情况家长一定要避免。日常生活中,背书包、写作业、犯错了承担责任...该孩子自己干的要给孩子干、该孩子承担的要给孩子承担,绝不让孩子撒手不管。

三、缺乏自信和权威

有些父母由于知识或社会经验的缺乏,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表达犹犹豫豫、前言不搭后语、决定不够坚决,更不能确定管教孩子、引导孩子到底该用什么方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没有权威,对父母缺乏信任,因而会不听父母的劝导。培养孩子是一个漫长而又辛苦的过程,除了要耐心,更需要有智慧,且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既是让自己更有价值,也是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仰慕你,当然就会越来越信任你、听你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缺乏与孩子的互动、交流

一些宝爸宝妈可能长期在外工作,打电话、发视频跟孩子交流、分享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心中忽视父母,要么自我感觉不被重视、关注,甚至感到孤独。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或吸引父母的关注,只要有机会,孩子就会通过叛逆的方式来回应父母。这种情况很好处理,只需日后多与孩子增进沟通、交流就行,多些耐心,多了解孩子的需求、想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五、缺乏自我反省与成长

不同阶段,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不同,其心理、物质等需求也不一样。固定的育儿模式或经验式的交流、沟通方法并不适宜各个阶段、不同家庭的孩子,要有效应对孩子的叛逆行为,家长要不断反思、反省自我,更新自己的育儿方式和方法,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之,育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宝爸宝妈们只有不断学习、控制情绪、保持与孩子的良好交流、沟通,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更加和谐、幸福。(黄粒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