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被两种生活所撕扯:一边是内心渴求的生活,一边是连自己都不喜欢的现实生活。

你可能每天听着励志演讲和各种课程去上班,白天用咖啡和心灵鸡汤激励自己,但下班后又成了窝在沙发里刷手机的“衰人”。

有可能你今天想要写一个方案或是一篇作品,早早就打开电脑,拿起手机希望能刷到一些灵感,结果却将一整天的时间都花在了社交媒体或是“积累素材”“做研究”上,要写的东西一笔都没动。

一个自己想要精进,一个自己想要躺平,我们就是这样分裂着,日复一日。

(图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ixabay)

转眼到了四月的尾巴,2024年就快过去三分之一了,你在年初定下的那些计划,现在还好吗?

每天晚上临睡前,都想要第二天抖擞起来做个全新的自己。可是,“夜里千条路,早起卖豆腐”,第二天那个低效的、拖延的自己还是照旧。

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告别低效人生呢?

《21天告别低效人生:彻底摆脱拖延的超实用指南》提供了一套可以照着做的方法,但更重要的不是每天应该做些什么,而是要彻底转变思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长痛不如短痛,立刻开始就是了

人生的真相是,没有人能够逃避痛苦。

有一种痛是“长痛”:就是此刻你可以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去吃吃喝喝,做一切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事情,不去管明天。但是,你内心里知道,你迟早要面对的未来,将会因未能实现人生使命而郁郁寡欢,还要担心随着年纪的增长,有可能经济上会越来越捉襟见肘。

还有一种痛是“短痛”:就是此刻你选择痛苦地从床上爬起来,直面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立即做出改变,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尽管这会造成短暂的不适,但坚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想要一生都没有痛苦,永远过安稳的生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既然人生的痛苦无法避免,那么长痛不如短痛,你知道你别无选择,必须立刻开始忍痛行动。

02 只做一件重要的事

有时候无法按部就班地前行,是因为你生活中填充了太多要做的事,太过贪心,抓不住重点。

像我自己,想要日更文章,还想着怎么做视频、做小红书,还想要画画、唱歌、弹琴、写书法……恐怕长出三头六臂,一个人也无法兼顾这么多事情。所以我常常表面上很忙碌,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高效地完成了很多低价值的事情,只是自己骗自己。有时候干脆就整个人宕机,很长时间什么事也不做。

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一件事。从千头万绪中找出那件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努力做好它。否则,你的精力会过于分散,可能结果就是什么事都没干好。

之前看到恶魔奶爸分享他的经历,说他每天写2万字,写了200天,硬是把自己写成了大V。

看到别人的精进,我方才意识到,我认为自己有文字天赋,想要在写作这个领域拿到成果,但我却从未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连基础都没打好。于是,我坐在电脑前,也准备从此刻开始,每天写2万字。可是我努力了一周之后发现,我即使拼尽全力,每天最多也只能写8000字,每天有效工作的时间其实也就三、四个小时,大量的时间被念头所占据。

于是我知道此前那个什么事都想做的自己有多么可笑,就像是一个还没学会走路的孩子,整天躺在床上想象今后要怎么跳舞,怎么翻跟头。

我现在所要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就是把我的想法变成文字,把我对读过的书的理解变成文字,哪怕只是碎片的想法,也要记下来,积累素材,锻炼思维。

03 不要再苛求完美

想做什么事情,想到什么点子,就马上去做,不需要考虑清楚每个细节,不需要你把做这件事的相关技能都学全了。

在行动中,才能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做,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完美主义会毁掉我们发挥天赋的能力,将我们锁在自己制造的牢笼中。

我常常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恨不得要参考这个领域的所有书籍和文献,常常就是用了80%的时间读资料,然后因为时间来不及了,只能用20%的时间草草收尾,这样“完美主义”的心态下完成的工作,常常是不尽如人意的。

永远没有“准备好了”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大概的方向,而且确定风险可控,那么就可以着手尝试了,一边做,一边调整方向。

我知道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很多人做起来很难,这是源于很多人深层次的一个“铭印”,如果妈妈在怀孕的时候,觉得孩子怎么来得这么突然,还没有准备好,那么这个孩子在生下来长大之后,很可能就会面临“觉得自己没准备好”的议题。

如果你符合这种情况,那么平时可以尝试用冥想静坐的方法,观想一道白光从头顶照下来,把这个“什么都没准备好”的想法融化掉。

04 学会休息,管理精力,而不是管理时间

在YouTube上,有个叫Holly的剑桥学霸,经常分享自己学习的日常。她几乎每天都遵循这样的日程:

起床后先喝两杯水,然后洗脸刷牙,拉伸唤醒身体,做有氧、无氧的力量训练,吃简单健康的早餐,早上7点半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书桌前了,这时她利用早上记忆力最好的时间,把前一天学到的内容默写出来。到早上9点钟,这个很多人才刚起床的时间,Holly已经进入了第二轮学习中。

有“结构”的人生,能量才饱满。

当陷入低谷的时候,我们的生命状态往往已经七零八散了,此时想要逼迫自己做什么,根本就做不到。当发现自己难以坚持做什么事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你没毅力,而是因为你的精力不够了。

所以就算再忙,也要把运动这件事加进每天的日程,让自己保持精力。做事的关键不是你投入了多少时间,而是你投入了多少高质量的精力。

当然,万万不可在累了一天,加班到深夜之后去健身房,如果平时实在忙碌,可以尝试八段锦、金刚功、金刚三腿等中式的锻炼方式。

05 粉碎内心的恐惧,勇敢前行

“恐惧让我们时时刻刻回想过去,担忧未来。如果我们可以承担心中的恐惧,就会认识到,在这一刻我们是安全的。今天,此时此刻,我们仍活着,有着强壮健康的身体,双眼看得见美丽的天空,双耳听得到爱人的声音。”——一行禅师

我们常常出现的拖延,自我怀疑,注意力涣散与找借口,其实本质上都是内心的恐惧。它就像在水中投放小剂量的毒药一样,让我们慢慢身中剧毒,最终毁掉自己施展才华的能力。

这些恐惧基本都不是真实的,只是我们的大脑臆想出来的,绝大多数的恐惧,永远都不会发生。

想象如果你有一个朋友要溺水了,此刻想什么都没用,无数人因为不会游泳都在溺水呢,只有你会游泳,你必须要跳下去救朋友。

你只需要勇敢敞开心扉,就能让自己释放光芒。

(图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pixabay)

最后的话

我想,如果人生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就像是在盖一座“烂尾楼”,就算能平静过完此生,也会有一种巨大的空虚感、未完成感。

但如果还是日复一日地重复此前的日子,我们的人生是不可能一下子神奇地变好的。

想有切实的改变,真正支楞起来,不需要再多读一本书,也不需要去学什么课程,听什么励志演讲,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停止虚度光阴,立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