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应对国家重点人群的就业难题,财政部已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旨在激励企业积极吸纳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下是政策核心内容的详细解读:

一、重点群体定义

1.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的人员。

2. 长期失业者: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超过半年的人员。

3. 特殊困难家庭失业者:零就业家庭或享受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家庭中符合劳动年龄的登记失业人员。

4. 应届毕业生:毕业年度内的高校毕业生(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应届生)。毕业年度指自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申请资格

企业需与重点群体签订至少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并在合同期限内为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包括五险)。

三、补贴标准

满足条件的企业,每位重点群体员工每月可获最高650元的退税补贴,年度上限为7800元。此优惠政策最长期限为三年,意味着企业每招聘一位重点人群,最多可享受累计23,400元的税收减免。

四、补贴方式

企业可自主选择将退税补贴直接用于抵减应缴税款,或通过办理退税手续获取现金补贴。

五、政策期限

本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

六、适用对象

凡属增值税纳税人或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各类企业及单位均可申请。

七、申报步骤

1. 提交社保名单:以供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员工。

2. 系统核查:利用重点群体信息系统核实员工身份,确定合格人选。

3. 签订合同与定制方案:与筛选出的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根据企业情况定制申报方案,并全程跟踪办理流程。

4. 申报与补贴到账:完成当月抵扣/退税申报,确保补贴及时到账。

八、注意事项

1. 补贴归属:该补贴由国家直接给予企业,与员工个人无关。即使员工配合度不高或无法提供相关证明,亦不影响企业申请补贴。

2. 申报挑战:部分企业可能因缺乏查询全国扶贫信息开发系统的能力,面临重点人群识别不准、申报周期较长等问题。建议此类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寻求专业服务机构或平台的支持,以提高申报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该政策为企业招用国家重点群体提供了实质性的税收优惠,有助于缓解重点人群就业压力,同时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