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帮帮龙为您提供及时的中基协资讯、私募资讯、金融行业等资讯。针对具体的私募业务诉求,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如《私募公司工商注册》、《私募高管人才猎聘》、《私募管理人登记备案辅导》《私募基金税务筹划》《私募FOF》等私募业务;

欢迎交流【188-177-19217

为加强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维护证券交易秩序和市场公平,4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新规信息量大

《管理规定》一共7章32条,信息量是非常大的。

一章是明确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二章是表明了报告管理要求,三章明确了交易监测和风险管理要求,四章表明加强规范了信息系统的管理,五章说明高频交易特别规定,加强高频交易监管,六章明确了监管管理安排,七章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其他管理事项参照适用本规定。

02

《管理规定》“四个突出”

从《管理规定》内容看,其趋利避害,规范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突出”:

1、突出了维护公平

立足中小投资者数量众多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针对程序化交易在信息、技术等方面上的优势,《管理规定》在报告管理、交易监管、系统安全、差异化收费等方面明确一系列要求,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性,管控好消极方面的影响,发挥了其积极作用,也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

2、突出全链条监管

其表示,事前,要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要提前报告账户的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策略等内容。技术系统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相关机构应当要制定专门的合规风控制度。事中,证券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测,制定针对性的异常交易监控标准。证券公司要全面落实客户管理责任。事后,强化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衔接,明确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

3、突出监管重点

《管理规定》要求由证券交易所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可对高频交易实行差异化收费,并从严管理其异常交易行为。同时明确投资者在进行高频交易前,应当要额外报告系统测试情况、系统故障应急方案等信息。

4、突出系统施策

《管理规定》是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明确了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职责分工,授权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措施,逐步构建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相互衔接的立体化规则体系。

03

三大交易所将抓紧落实《管理规定》

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均表示,将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抓紧落实《管理规定》提出的各项监管要求,尽快制定配套的自律监管规则,确保《管理规定》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1、完善程序化交易异常交易监测监控标准

适应程序化交易行为的特性,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监控指标,现已开展了内部试运行,在后续将会进一步的开展合规培训,明确市场的预期。

2、推进泸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

加强与香港交易所的沟通,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和《管理规定》的要求,尽快的明确报告的安排,将泸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纳入到报告范围内。

3、强化高频交易投资者管理

对申报笔数和频率达到一定标准的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实施重点监管,对行情使用费、流量费等相关费用做出差异化的安排,适当提高现有的收费标准或者增加其他的费用收入。

04

各大券商私募积极应对《管理规定》

不少量化管理人、券商等看好未来新规实施对行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北京某量化私募表示,此次发布的程序化交易监管新规,对于量化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核,规范程序化交易,加强高频交易监管,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有业内人士表示《管理规定》的发布是促进了市场交易公平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规范交易行为,规范过度高频率的程序化交易对于市场定价的扰动。“总体上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交易中的一些因素正在变得公平、公正、可评估、可控制。”

也有私募人士表示,从专业的角度来说,量化对市场的活跃是有积极的作用,不管是alpha策略还是T0策略都是全时段,且持仓分散。但是从投资者的信息构建的角度来说,量化的存在确实会对非量化机构造成困扰。

●协会公告||

协会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声明:该公众号聚焦服务于私募圈,包括但不限于:注册落户全国基金小镇,协办私募基金牌照,产品合规设计备案,监管募集资源对接,基金税务筹划,银行券商私募创投等资源群对接,本文仅供参 考阅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