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地人神

展现三星堆精美绝伦的文物群体,写照古蜀先民的精神世界。

二楼这个展厅有诸多神奇的文物,从祭山图玉璋,到网格状器,到拼接组合各坑的神奇祭坛、青铜鸟足曲身顶尊神像,还有那高耸的神树,是人类神奇的想象力的展示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文物有:

1、祭山图玉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禁出文物,长54.2厘米,宽8.8厘米,厚0.8厘米,1986年出土于2号坑。

玉璋两面阴刻相同的图案,图案分上下两组,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每组纹饰包含山陵、牙璋、云雷纹和两排作祭祀状的人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测该图像是隆重的祭祀场景,即所谓的“山陵之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

整体呈长方形,有两个长方形铜框架,内接网格状铜条,中间夹着一块椭圆形的玉石。铜框的四角各伸出一个龙头,有两个龙头脱落在坑中,剩下的两个龙头扭向同一方向,不对称构型,很是怪异。铜框外侧有两条残存的铜飘带,应是固定两个铜框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铜网格框及玉石的表面都有大量纺织物残余,古蜀人拿丝绸将其包起来,可想其珍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器型仅此一见,很难确定其用途,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玉石上并没有点画,和“河图洛书”没啥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研究性复原)

青铜骑兽顶尊人像是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青铜神兽,一个是青铜顶尊跪坐人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堆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四肢伏地,昂首挺胸,头顶上站立着一个残缺的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号坑则出土了顶尊跪坐人像,人像为跪姿,双手虚握,头顶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铜器出土后用三维扫描,收集其数据,然后可以进行虚拟图像的拼合,能更好的保护文物,提高比对效率。

专家发现神兽尾巴部分有两个凸起,正好契合顶尊跪坐人像的底部,两者可以跨坑拼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拼合之后的研究性复原场景让人再次惊叹于古蜀人的想象力,也从侧面证明了3号坑和8号坑是同一时间掩埋的。

4、青铜神坛

又是一件跨坑组合的神奇的祭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下向上看,有8号坑出土的镂空基台,上有13个小型青铜人像,其中四位力士,跪在台座上,扛起了一个井架杠,再上则是青铜神兽,神兽背上有跪坐人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上则是3号坑出土的青铜顶坛人像。一人手托山形座,座中有一个“飞人”,或许代表着已经进入天界,山形座上是四根细体觚。山形座上还有一位青铜持鸟立人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上则是一个圆盘,圆盘上有四个喇叭座,每个做上都是一个顶尊跪坐人像,顶尊跪坐人像出土于7号坑和2号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是一个“神权国家”,他们以青铜神坛和雕像礼器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庙为中心场所,以各种祭祀坑为最终结果,共同构成其祭祀活动的基本框架。“坛、庙、坑”就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文明的一套典型“组合”。“神权国家”是三星堆文化神奇面貌的主要内因,“过度消耗”是三星堆快速衰亡并形成大型祭祀坑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星堆“天地人神”展厅中的神奇文物太多,只好再分成两期,未完待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