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城市烟火气的开始。它们存在于犄角旮旯、街尾弄堂里,是城市乐章里不可或缺的和弦。

作为“一天中最初的期待”,上海滩的早点,可以用“纷繁精致”四个字来概括,但尽管上海早餐品种众多,但大饼、油条、豆浆、粢饭这四位,仍是早餐界不可撼动的“四大金刚”。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两只大饼,一根油条,一碗豆浆,加起来才一角几分,这是上海人早餐的标配,如果有钱有闲奢侈些当然还要再来一份粢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座城市的早餐档里,都藏着城市发展的节奏和特点。“四大金刚”不仅美味,也将上海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城市特性体现的淋漓尽致。喜欢吃咸口的有加油条碎,紫菜和虾皮的咸豆浆和葱油味大饼,喜欢甜的有甜豆浆和白糖芝麻香大饼,而粢饭则是又加油条又加白糖,可以塞进所有你想塞进去的食材,有甜有咸,包容着一切,好一番滋味。

那时候大家都会拿一根筷子或一只淘箩,穿街走巷,就为了能买上热腾腾的大饼,再裹着刚从油锅里捞起的油条一起吃,或是将炸的金黄的油条包进香喷喷的糯米饭里,若再喝上一口暖和的豆浆,真是绝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人习惯把“吃早餐”叫“吃早饭”,最典型的便是吃“泡饭”,和作为“四大金刚”的成员之一的粢饭。

粢饭,可是上海早点里最抗饿最实惠的,也是老辰光上海人的早餐记忆,脑海里不能忘怀的味道。

最正宗的粢饭馅只有油条和白砂糖,当然条件好的可以加点钱换成绵白糖。糯米饭一定要用木桶蒸煮,木桶的底是一层木格子,格子上铺一张草编垫子,放入浸泡一夜的糯米,木桶坐在铁锅上,让蒸汽升上来,蒸出来的米饭又香又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传统的粢饭是用凉水浸湿的白毛巾包的,这样不容易粘连糯米,也保护手不被烫伤。只见阿姨拿起木桶边上的白毛巾,往手上一搭,盛一勺糯米饭在掌心铺开,撒上一大勺白砂糖,再叠进一根完整的油条,讲究一些的摊子还会将油条二次回锅,吃起来更香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姨那包粢饭的手势极快,毕竟热腾腾的糯米饭十分烫手。快速盖上湿毛巾,揉、捏、团紧,香喷喷热乎乎的粢饭就到了食客手中。虽然有油条有白糖,又甜又咸,但是吃起来一点都不会感觉很油,一口咬下去是糯米的香和砂糖的甜,还会咯吱咯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情况下,上海人用二两粢饭包一根油条,手上功夫好的师傅可以用一两粢饭包一根油条,从不露馅,不过笋笋反而觉得稍微露出一点油条的金黄更诱人。

粢饭团也是要有本事的,因为上班赶时间很多人都是边走边吃,为了保证油条不会掉出来,还要“随吃随捏”,吃一口,捏一下,转一个方向,再吃一口,再捏一下,好像总也吃不完,吃到最后,还是那么一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90年代前,条件有限,因此粢饭就只有白糖油条的搭配。如今,粢饭也不断改良,越来越扛饿。早点摊子变成了连锁快餐店;台式饭团、日式寿司慢慢流行起来;米饭品种不仅有黑米、糙米等粗粮的选择,还可以增加酱油、烧烤酱来调味;整根油条变成了油条碎屑;肉松、榨菜、咸菜、萝卜干、卤蛋、咸鸭蛋、里脊肉、海苔、午餐肉、火腿、鸡柳、蟹肉棒......现点现抓现包,想要的馅料,阿姨都能帮你包进糯米饭里,不愁塞不下。而粢饭的形状也从原来的椭圆形演变成圆形、三角形,再到许多快餐店的长条不封口状。似乎粢饭早已失去了原来最正宗的样子,那种最家常最朴实的阿娘牌早餐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奶奶会去家附近的早点摊上买现成的粢饭,也经常会自己做粢饭,每次她都会给我加很多很多的白砂糖,热乎乎香喷喷甜滋滋的粢饭,是我每个清晨起床的动力。

城市在发展,市井烟火气逐渐让步与现代化,香味缭绕的早点摊拆的拆,搬的搬,直至消失。那些清早起床吃上“四大金刚”的日子就这样渐行渐远。

食物能够承载记忆,一直陪伴我们左右。

已经很久没有吃到传统的粢饭了,不管走到哪里历经多少时光,我始终记得奶奶包的那只传统的白砂糖油条粢饭。味道终会被记忆唤醒,让我们忆起过去那段温情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食材

食材

糯米、油条、白砂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骤

步骤

糯米洗净浸泡一夜,这样蒸出来的糯米粒粒饱满更软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入高压锅或电饭煲煮熟,或隔水上锅蒸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手上摊一块用凉水浸湿的白毛巾,盛一勺糯米饭在掌心铺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用另一只手压平摊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撒上一大勺白砂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根油条折叠地放在糯米饭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撒上一些白砂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速盖上湿毛巾两侧,把糯米包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巾不粘连糯米饭,还能保护手不被糯米饭烫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油条的位置,揉、捏、团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至把油条都包进糯米饭里成团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进袋子里,香喷喷热乎乎的粢饭就完成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起来朴素的很,内里却别有洞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暖了一代人时光的老上海味道,快来尝尝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饭软糯,油条香脆,这一口能量满满的粢饭,是你儿时的记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呵呵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