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年春末夏初,我去了向往已久的大西北——新疆。

那奇特的博乐怪石沟,令人惊叹的赛里木湖,悠远的伊犁民族风情,仙境般的天池,火热又神秘的吐鲁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戈壁滩令人魂断心碎,特别是顽强、固执地涂抹在戈壁滩上淡淡的绿色,冲风斗雪的野牦牛,像一颗颗会动的黑珍珠,在荒漠上移动。

戈壁滩是沙漠边缘上的一种地貌形态,主要由砾石和较粗沙粒组成。特征是渗透性极强,地表缺水,植物稀少,仅生长一些不知名的黄色野草和骆驼刺,因为它们是一种耐寒、耐旱植物。戈壁滩经常刮风,风起的时候,即使你是坐在屋子里,都能听到无数细砂石“沙沙”作响的声音。

走进戈壁滩,犹如进入了原始荒野。满目苍凉,毫无生气,然而那麻黄色的小草、骆驼刺,为了寻找水源,会把自己的根系深深地扎进粗砂砾石里。在这里,生命一旦产生,便很难消亡,因为艰苦的环境往往可以养育出伟大而顽强的生命。

戈壁滩时而静悄悄,静得让人窒息,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悠悠升空,更有一股莫名的静寂气氛。时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那气势似要把整个自然界消灭在它的淫威之下,令人望而生畏,但又显得无奈。

戈壁滩虽然荒寒无情,但在一年里仍然有四季。只不过是有些季节推迟了,有些季节提前了。戈壁滩上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当江南早已是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暖春季节了,戈壁滩却还是灰秃秃地一片,似乎所有的生命还蛰伏在严冬的酷寒里沉睡。当你心存困惑、怀疑戈壁滩上究竟有无春天时,春天的惊雷就会轰隆隆他突然降临,只不过这个春天实在是来得太晚了点,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了!

站在砂山上,俯视下方,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砂砾山下,也有团团、点点的新绿点缀着。离它不远的沙丘下还有一汪汪清澈见底的潭水散落在那一大片,像水溪,像小河,流水潺潺,沿着沙漠蜿蜒而去⋯⋯美丽极了!

行走在远古蛮荒的戈壁滩上,内心深处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洁白;旷野,是那样的清新,就连生长在戈壁滩上的那些贫瘠得看不出生命迹象的矮小灌木丛和骆驼刺,也尽情展现出那样可爱的绿色笑脸。

坐在沙丘上放眼望去,茫茫的沙海中还留下了一串串踏实而清晰的脚印,不远处的沙山上有一头强壮、高大的牦牛,站在高岗上望着东方⋯⋯

戈壁滩给我的感受不光是干涸和苍凉,它开阔了我的视野,舒展了我的心胸,给了我坚强、忍耐、抗争的意识,不懈追求,顽强拼搏的勇气和力量。

戈壁滩是磨练意志的地方,宋是开拓者跃马扬鞭、建功立业的理想世界。随着西部开发的冲天号角阵阵吹响,范范戈壁已荡起层层“绿波”,富庶的王国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成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德贤绘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德贤,生于1955年10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绵阳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原三台县美术家协会主席。从事美术教育工作40余年,创作绘画作品在国家级、省、市级展览和比赛中获奖,画作结集出版。并在国家、省、市刊物发表论文1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