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又叫作五蕴,阴是遮盖的意思,是指真如实性,被五阴色受想行识所产生的无明所遮盖住,因为是被色受想行识这五个法所遮盖住,所以它称为五阴。五阴为什么又称为五蕴呢?蕴是聚集,是积聚了出生后有的种子,所以五阴又称为五蕴。五蕴总括色、受、想、行、识,函盖了身心两个法,也就是名色,所以五蕴就是众生的身心。

前面所说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它最主要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众生对于五阴的执著,来自于五阴炽盛。
为什么五阴炽盛是苦呢?色阴炽盛的话,会造成四大不调。四大不调会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会使诸苦变本加厉。众生会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对受阴的领纳分别去贪着、去执着,产生变本加厉的结果,这就是受阴炽盛。想阴炽盛是因为想象追求,而有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也就是说,我们对于色阴的四大不调,对于受阴的领纳分别完以后,因为在这个当中去作思惟、想象、分别、追求,所以进而会产生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的苦是因为想象追求以后,而有怨憎会、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诸苦的领纳想象,追求分别完以后,又起而造作了身口意行诸业,因为造作了流转的诸业,又再度的种下了未来的苦因,这个就是行阴之苦。识阴炽盛是苦是因为有识阴,众生对于识阴的执著,所以流转生死,永无尽期。

这五取蕴,是剎那剎那迁流变坏的,五蕴其实就是生老病死苦,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一切苦法的总摄。所有的一切苦法,所有的一切苦性,都是因为五蕴炽盛所产生的,所以我们称五蕴炽盛是苦。八苦里面,生老病死苦它是属于身苦;而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它是属于心苦;五阴炽盛则是总括身心二苦。前面的七苦,是过去所感之果;五阴炽盛苦,是总括身心诸苦而说的,是因为现在起心造作,是未来得苦的因。因果互相牵连,相续不断,痛苦没有了期。也就是说,前面的七种苦全部都是总摄于五阴之苦,所以,要解决这些苦,必须从观五蕴的苦、空、无常、无我,才有办法解决这样的苦。

有智慧的人,想要离开这八苦的烦恼,唯有依止两种方法,才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一个就是依声闻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来修行,才会有脱离三界轮回解脱之日;另一个就是依大乘佛菩提道来修行,求证般若实相,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就能够解脱八苦的系缚,更能世世常行菩萨道,常住世间自度度他,直至究竟圆满成佛。

映日荷花别样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映日荷花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