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战的带动下,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外热闹。在淘汰赛加剧的背景下,仅凭一味的降价策略,真的就能立足市场?

只讲价格优势,不讲产品价值的套路,早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尤其是在消费者年龄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他们关注价格的同时,更关心车辆的技术创新性和车企能为用户带来的服务。

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所说,产品价格适度下调固然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需求,但是仅采取简单的价格竞争策略并不是理性行为,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企业应当在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提高产品的品牌力才是王道。”

01

降价潮此起彼伏

更应理性看待“价格战”

2024年春节假期刚过,比亚迪便吹响了“价格战”的号角,新推出的秦PLUS和驱逐舰05的荣耀版车型与此前车型相比,起售价直降2万元。其中,混动车型起售价仅为7.98万元起,纯电车型的售价区间则为10.98万~13.98万元。

随后,五菱、长安、哪吒、北京现代、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跟进,宣布旗下部分车型降价。其中,五菱星光150进阶版推出荣耀价9.98万元;长安启源Q05、A05两款车型起售价均下调至7.39万元;哪吒X车型起售价降至9.98万元,哪吒S车型起售价下探至15.48万元,哪吒AYA车型起售价仅6.58万元。

在合资品牌阵营,北京现代伊兰特起售价为7.58万元;别克君越、威朗Pro、昂科威Plus车型优惠幅度在3.5万至6.5万元,价格下探到10万至15万元区间。

在“价格战”再度开启的背景下,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注定不平凡。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说,2024年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带来更激烈的价格战。

此外,今年开始的“价格战”,还与供应链价格下探和车企寻求更高的市场份额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成本不直接决定价格,但价格确能反映成本的变化。新能源车企率先“掀桌子”,源于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车企有了降价的底气和实力;另一方面,汽车行业最重要的生存法则就是规模效应,只有将规模做大才能获得利润,才会有“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一度突破48.2%,按照此速度发展,预计未来3个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可能会突破50%以上,形成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的主导地位。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相关业内专家呼吁应该理性看待“价格战”时指出,简单粗暴的降价会导致一些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称,目前新能源汽车中只有特斯拉、比亚迪、理想和埃安等少数几家企业赢利,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亏损。“‘价格战’如果持续,赢利状况显然会受到进一步影响。”

同时,随着今年以来汽车产品像手机产品那样更新迭代,不少消费者经历了“价格背刺”,一些企业经营不善,陷入了裁员倒闭风险。

02

从“卷价格”到“卷价值”

车企开辟“新玩法”

“价格战”已经不可避免,并且在未来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崔东树表示,未来车企“价格战”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新的格局形成。

在此背景下,多家车企为了博取更高的市场份额,从用户服务、技术创新等多个角度出发,不仅力争避免“背刺老用户”,而且希望得到更多新用户的关注。

例如,奇瑞集团携旗下奇瑞、星途、捷途及iCAR四大品牌,相继推出多项用户权益,包括发布百亿补贴置换政策,以旧换新至高抵4万元;官宣全系车型整车+二手车终身质保政策,成为行业首个集团旗下全品牌全系车型整车+二手车终身质保的汽车企业;推出百亿补贴置换季焕新政策,限时指定车型购置税全免的同时,还提供旧车至高抵3万元、抽49,999元大额购车券等用户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系列优惠和保修政策密集发布,彰显出奇瑞践行真诚、务实、厚道的品牌服务理念,更体现出奇瑞对技术的自信和品质的坚持。

上汽大众ID.3推出了零压首付、贴地月供、3年保值回购的金融组合政策。具体包括,消费者购车首付低至1.99万;消费者在3年期内的月供低至1399元;在消费者用车3年之后,还可以选择以至高6折的保值率被车企回购。

这一全新的“玩法”被看作是上汽大众对行业 “价格战”的一种回应。作为国内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并不愿纯粹盲目地在价格上“内耗”,而是选择开辟了新战场,希望掀起以品牌、品质、价值为核心的新一轮竞争。

除了用户权益之外,在技术创新上,多家车企也做出回应,配合低廉的价格,将产品价值做到极致。

例如,广汽丰田全新凯美瑞的价格区间仅为17.18万元~20.68万元,并且在价格进一步下探的同时,搭载了丰田第五代THS智能电混双擎系统、TSS3.0增强版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由华为赋能的智能座舱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这款车的价值。

相较于“价格战”,“价值战”才是车企面向未来的进取之战。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只是看车辆的价格如何,更重要的是,看钱花得值不值。显然,品牌价值是消费者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汽车溢价的重要源泉。

说明:文章来源网络转载;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