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种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诈骗分子往往是利用他人的银行卡账户接收、转移赃款,我们报警后迟迟没有效果,那我们还能起诉卡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诈骗立案后还能起诉卡主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相关帮助的违法犯罪人员,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民事责任。”

那么卡主除了承担刑事责任不影响承担民事责任,能够民事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能否成功起诉卡主?

真实案例:

案号:(2023)吉0582民初1870号

事情经过:2023年2月8日,原告李某某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将50000元转入被告名下尾号1579的农业银行卡中,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确认被告阳某某在2023年2月份将名下银行卡出借帮助网络电信诈骗,本案50000元也在涉诈骗资金中,被告因此被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然原告李某某被诈骗的钱款未被追回。

法院判决如下:

被告杨某某赔偿原告李某某经济损失50000元,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执行。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文达律法提醒大家,立案后能够起诉卡主,也有成功案例,但需要符合案件具体情况,而不是盲目的起诉,不然法院会驳回起诉,如果你有也类似的情况,找到文达律法抓紧时间联系帮你追回损失,我们一定全力保护您的合法权益!文章出自公众号(文达律法),转载请标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