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已经80岁高龄的毛主席,写了平生最后一首诗,即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这年冬天,毛主席让工作人员把他一生所有诗词重新整理了一遍,并抄写下来,然后他逐一核对再修改,最后工作人员再次抄写。

看得出来,已经耄耋之年的毛主席,似乎很想为后世留下他的所有诗作,甚至像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单单从“诗人”的角度来说,毛主席的诗词当属一流,重新整理一下也情理之中。

那么问题是,毛主席的诗词中出名的无非那么几首,他的诗词到底厉害在哪些方面?

笔者认为,想要全方位解读毛主席的诗词,我觉得有三点。

一,诗词并不是他的“专长”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不少人评价过毛主席诗词。

比如诗坛泰斗柳亚子评价:“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意思就是,毛主席的诗词比苏轼和辛弃疾等人更胜一筹。

元帅诗人陈毅也评价过毛主席的诗词:“妙语拈来着眼高,诗词大国推盟主。”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著名文人郭沫若先生的评价,他说毛泽东是“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意思就是,诗词只不过是毛主席的业余爱好而已,但即便是业余,也称得上是泰山北斗!

这个评价我觉得再好不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红军到达陕北前,或者说重庆谈判前,全国上下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毛主席会写诗。

那时候都知道毛泽东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再加上蒋介石天天在报纸上对人民形成误导,说毛泽东是个“山大王”,所以很少有人会想到,毛泽东还是个诗人。

把毛主席是个“诗人”这件事推向全国的,应该有三个人。

第一个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毛主席长征到达陕北保安后,斯诺曾对毛主席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采访,毛主席便把自己的故事都告诉了斯诺。

同时,还和斯诺聊起了他的诗词,最后赠送了一首《七律·长征》,斯诺把这首词发表在杂志上,和他的《西行漫记》中,他写道:“我用毛泽东主席写的一首旧体诗作为结尾。”

从此,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世界,大家才惊奇地发现,原来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会写诗,而且写的还不赖!

第二个人是冯雪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雪峰是当代著名的作家,革命早期,毛主席和鲁迅先生频繁联系的纽带就是通过冯雪峰。

1934年冯雪峰到了江西瑞金,告诉毛主席鲁迅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尤其是井冈山诗词创作的。可以说,冯雪峰和鲁迅先生是毛主席最早的一群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人就是柳亚子。

柳亚子和毛主席早在广州时期就相识,正所谓“索句渝州也正黄”,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见到旧友柳亚子,柳亚子问毛主席索词,毛主席不好意思不给,又没有灵感现场创作,便把一首旧词《沁园春·雪》抄写给了柳亚子。

不料,柳亚子见到这首词后,震惊不已,鉴于自己的兴奋,他想方设法把这首词发表了,不料在重庆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时候,全国人民才突然明白,原来自己被骗了,中共领袖毛泽东根本不是蒋介石说的那样,他是一个会写诗的大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毛主席是集大成者

著名学者梁漱溟曾评价说:“毛泽东不只是一个毛泽东,有多个毛泽东。”

意思就是,毛主席是个全方位的天才,历史给予毛主席的桂冠确实有很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战略家、哲学家、理论家、诗人。

这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毛主席在他的《沁园春·雪》中自信地列举了很多古代帝王,还说他们文采不行!这并不是骄傲,而是一种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列举过的帝王,我们不再赘述。

不妨看看毛主席喜欢的曹操,曹操在历史上首先是个政治家,也是个军事家,重点是他也是个诗人,所以毛主席还是比较敬佩曹操,甚至还要给曹操“翻案”,说他并不是戏剧中讲的那样奸诈。

当然,自古英雄惺惺相惜,毛主席推崇曹操,当然也是因为曹操的文采不错,光一首《短歌行》就足以流传千古,更何况还有《观沧海》和《龟虽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也有不少著名人物,表现出多方面的才能。他们有的是政治家、军事家,又是思想家、哲学家,或者是文学家。但几乎没有人像毛主席那样在这几个方面同时达到令人信服的境界。

除了曹操,谁还有全方位的才气?

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也算是诗人中最有政治和军事才干的人物之一,青年时期就驰骋疆场,抗击金兵南归后仍壮志不失,收复中原。

另外,南唐后主李煜也是有创作才华的一位,作为一代词家,颇为后人称道。但严格说来,他算不上政治家,只是坐享父业,既无开疆拓土的寸功,也守不住寸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综合来看,毛主席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诗人中,他是全方位天才的第一人,这个似乎已经没有反驳的理由。

从诗歌本身而言,诗品出于人品。

1945年,毛主席在重庆,一次聚会上诗人徐迟请教毛主席怎样做诗,毛泽东略微沉思,为徐迟题写了“诗言志”三个大字。

对创作者来说,黄钟大吕的艺术气势,根本上源于主体性品气魄。对艺术接受者来说,“知音其难哉!”只有接受者与创作者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才会相互在特定品貌的作品中发生心灵的共鸣,获得默契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诗词向来气势沉雄、豪放、慷慨、悲壮,这就要说到毛主席诗词的最伟大之处。

我认为,毛主席之所以伟大,是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史上任何一个大事件中,都有诗作面世,这就是“诗史合一”

三、“诗史合一”

作为一个作家,诗人,应该是非常注重自己的作品体系,我想这也是毛主席在晚年要整理自己所有诗作的原因之一,他也想给后人留下一套完整的诗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不算是高产诗人,目前胡乔木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不过67首,加上其他收集,充其量100首左右。

但就是这100多首,不光是毛主席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中国革命艰苦历程的记录史。

童年懵懂时:

毛主席创作了《五言·井赞》《咏蛙》等,这些反映他小时候就习惯冲破封建枷锁,要追求创新的精神。

青年少年时:

毛主席追求真理,救国救民心切,写了《送纵宇一郎东行》,领导农民运动时,写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名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苦困难时:

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从秋收起义到1931年第二次反“围剿”。在50首公开诗作中有9首写于这段时期。在1927年春,面对风云变幻的北伐局势,毛泽东有不祥的预感:“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他还写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来记录伟大的事件。

踏遍青山时:

在苏区那段艰苦的时光,毛主席每每听到前方大捷,都会情不自禁地动情写诗,那句“战地黄花分外香”已流传千古。

惊心动魄时:

长征期间,是毛主席一生军事生涯的巅峰时期,他把自己的军事天赋发挥到了极致,挽救了中国革命。他的诗词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慷慨激昂,有“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悲壮,更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探索时:

毛主席在稳定的环境中,大多数都在思考革命未来的走向,尤其是1936年后很少写诗,除了一首《沁园春·雪》,以及给丁玲写过一首,基本没有动笔。1941年写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一封信中,他说“岸英要我写诗,我一点诗兴也没有,因此写不出。”

慷慨激昂时: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毛主席坐镇指挥,运筹帷幄,即便如此,他也不忘写诗,那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激励了一代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努力建设时: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写了不少著名的诗词,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主席曾写了《卜算子·咏梅》讴歌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大病去除后,他还写了“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横眉冷对时:

面对东西方冷战对峙和波谲云诡、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局势,毛主席更是临危不乱,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写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更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还有“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伟大,不仅仅是他是个“诗人”,更因为他用自己的诗歌,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这才财富,足以流传百年、千年!

这是英雄史诗,更是中国共产党人铸就的精神丰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毛主席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是无法用言语来讲述的。

有人说,毛主席的诗词出名的无非就是两首《沁园春》,其实毛主席那些鲜为人知的诗词,更是巨大的财富,只不过没有被人流传下来罢了。

比如《七绝·屈原》,比如《菩萨蛮 大柏地》,都是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