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推送规则改版了,未被星标的公众号文章无法展示完整封面,很容易错过。为防走丢,小伙伴们都加个星标吧,步骤如下~

带孩子打针,真是一项艰巨且耗时的任务,实在令人头大。

哭闹、尖叫、抗拒、躲避、甚至还有一见到针头就一溜烟跑没影、开启亲子院内追逐战的,打针三秒钟,“劝针”俩小时。不少家长偏向选择更简单粗暴的“硬控”法,用压制性力量束缚住孩子,就像下图中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边是爸爸巴掌伺候,身后是妈妈擒拿+按头压制,周围人都笑得很开心,只有当事娃一脸痛苦不堪,这场面乍一看还以为是警察制服罪犯的现场直击。

孩子怕打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好些大人在挨针之前都要做个心理建设,把头扭开不敢看针管。但被粗鲁对待的孩子可比成年人难多了,孩子不仅要面对恐怖的针头,还要屈服于父母的巴掌之下,精神和身体双重压力,真是弱小可怜又无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https://www.megfoundationforpain.org/

虽说暴力制服当下确实有用,但实在不建议家长这么做。对于孩子来说,打针不只是要挨上一针,还可能面临巴掌伺候,恐惧没有被消除,反而被放大了。对于家长来说,这一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一针是按头硬逼着打完了,那下一针呢?孩子还是没有勇气面对呀,难道次次都来套擒拿吗?

小孩子能妥善处理恐惧焦虑的能力有限,因此才正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安慰,有一个能令Ta安心的人在身边,帮助Ta理解恐惧、保持冷静、管理情绪,提供陪伴、共同克服困难,这才是家长应该要做的事情。

具体可以怎么做,这里给一些小建议:

恐惧来源于未知,告知孩子即将发生什么,且逃避是无用的。

“一点都不疼、没事、没关系”这类安慰其实作用不大,一根明晃晃的针头摆在那里,怎么可能不疼,孩子并不会买账。家长只需要将事实告知孩子:会疼一下,但不会特别疼,感觉就像有人在你胳膊上捏了一下,而且只会疼几秒钟,很快就会结束。

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Ta对于打针的恐惧可能很多来源于想象,比如针头带电、针头会扎得特别深刺穿胳膊、打完针后针头还会留在胳膊上甩都甩不掉等等。你以为只是打一针,但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可能已经脑补了一套生化危机。这时候家长就需要引导孩子说出Ta的内心斗争,帮助孩子厘清事实,告诉Ta这些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

我们可以借助和打针相关的绘本、动画片等帮助孩子消除恐惧,在排队打针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其他的孩子表现很好、没有哭闹,我们也可以带娃在一旁围观,让Ta亲眼看看事情并没有Ta想象的那么可怕。

同时,我们也可以告知孩子,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爸妈不介意陪你一起在医院等。逃避是没有用的,不是说哭闹就能避免打针,这个必须要克服,且爸妈会陪着你一起克服。

找一个令孩子安心的姿势

通常来讲,孩子一个人平躺着、或者一个人坐着打针,会很没有安全感。孩子可以坐在父母腿上,用双臂环抱住Ta、握住另一只不打针的手,用轻柔的肢体接触来让孩子感到踏实。也可以带上孩子最爱的玩偶,让Ta在打针时抱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呼吸、一起数数、分散注意力

带着孩子一起深呼吸,告诉孩子打针的过程3秒钟就能结束,并约定和孩子在扎针时一起倒数3、2、1,倒数完就结束了,只需要一起坚持3秒钟。

还可以用手机播放孩子爱看的动画片、玩手机游戏来分散Ta的注意力。

正向鼓励,别责备恐吓

孩子怕打针这事儿再正常不过,因此不要因为孩子害怕就责骂他们,尤其是不要恐吓他们,比如“再闹就现在给你扎针、不听话就多给你打两针”。

家长完全可以用正向鼓励的方式给予孩子支持,比如带着孩子一起说“我能做到、我很勇敢、我一点也不害怕”。如果孩子完美完成任务,家长也可以用口头、物质奖励来正向强化孩子的行为,比如夸Ta“你真是太棒了,真勇敢”,或者让孩子来选择中午大餐吃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我们的目的是尽量消除恐惧,带着孩子克服打针这个难关。温柔而坚定地引导孩子,也许比擒拿按头来得更费心,但这总比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心理阴影要好得多。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打针的恐惧是过度的,比如出现严重的恐慌、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出汗颤抖、恶心、头晕甚至昏厥等应激反应,如果家长尝试引导但并没有改善,建议求助儿科医生。

你家娃打针时乖吗?你为了让娃乖乖打针又做过哪些努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文献:

[1]https://www.megfoundationforpain.org/
[2]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immunizations/Pages/Managing-Your-Childs-Pain-While-Getting-a-Shot.aspx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4年4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