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大地,万象“耕”新。在广州增城,一名年轻飞手接到农事服务订单后操作无人机,播撒谷种,短短两小时就完成了100多亩早稻播种。

村里的农田平整了,农机、无人机等现代机械变多了,冬种作物成熟了,年轻人回来了,以往春耕农民在田地里劳作的景象,变成了现代化的机械春耕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农田托管:机 械化、标准化作业

得益于农业生产托管的大面积实施,乡村万象“耕”新的情景如今在广东各个乡村已经十分普遍。近年来,广东省围绕探索解答“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时代命题,聚焦农业生产土地细碎分散、专业化服务力量薄弱、种地成本高等问题,系统谋划破解举措,以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为切入点,强化组织动员、主体培育、协办体系搭建,探索构建新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效显著。

强化组织动员

推动生产托管驶入快车道

农户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起来不划算的事交给专业的服务组织来办,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为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广东省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建立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宣传活动、开发省级农服平台等方式在全省广泛组织发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受益于农业生产托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赋能托管服务 提升服务能效”

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是组织动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重要方式。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有16个地市、45个县(市、区)召开了生产托管现场会或专题推进会,研究部署推进生产托管工作。

建立全方位的工作推动机制,是推动农业生产托管走深走实的重要一环。广东省生产托管项目实施县均成立生产托管工作专班或领导小组,统筹农业农村部门内部资源,联合涉农机构、科研院所、金融保险等机构共同推进。将农业生产托管工作列入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考核、乡村振兴绩效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为扩大农业生产托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开始举办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系列宣传活动。 2023年开始,举办以“农事交给粤农服,农民也可当掌柜”为主题的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之“粤农服”推广年活动, 重点依托各地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和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深入镇村一线,推广农业生产托管经营方式和“粤农服”数字平台,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数字化、标准化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业生产托管南粤行系列活动

目前,全省参与生产托管服务的项目县(市、区)由2020年的10个增加到2023年的所有涉农县(市、区),参与主体由70个增加到800个,服务面积由50万亩增加到455万亩,带动年农事社会化服务面积超1000万亩。

聚焦主体培育

为生产托管注入发展新动能

农服务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业服务专业户、供销合作社、服务协会等,能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事关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成败。为此,广东针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的实际,聚焦主体培育,整合资源全产业链赋能服务组织发展,提升托管服务组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

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12万家,近三年增速均在10%以上,年生产托管服务能力3000亩以上的达737家,1万亩以上的达367家,10万亩以上的20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生产托管服务组织不断壮大

服务组织之间的横向合作,可实施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推动各类服务组织加强联合与合作,以财政资金项目为抓手,引导各类服务组织加强合作,共享服务资源,提升关键薄弱环节服务能力,为广大小农户提供托管服务。2020-2023年,全省共安排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7.3亿元,累计获益农户等经营主体达40万个。

精准指导服务,增强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能力。建立全省托管服务组织名录库,通过举办培训班、座谈会,提供一对一专家辅导咨询等服务组织通过精准服务,为1275家名录库服务组织提供精准指导服务。制定生产托管项目实施指引,规范项目实施流程、标准、要求,推动服务组织规范发展。

开展典型示范,营造服务组织的学习互鉴的氛围。省厅通过整合资源补短板,指导各地服务组织共建设托管示范基地,让农户看得见托管服务成效,让其他服务组织学得到托管服务模式。全省共有6个服务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广东农业生产托管十大典型案例

搭建协办体系

提高生产托管服务效率

为更好地推动生产托管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有效对接,广东充分依托市场力量,积极培育搭建各级协办体系和数字平台,降低组织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托管供需对接效率。

一是推动建立广东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在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基础上,培育成立广东省现代农业服务业联盟,优化全省生产托管协办体系的顶层设计,该做法入选农业农村部典型案例集。依托省联盟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市场,为服务组织导入品种、技术、设备、农资、订单等资源。

二是指导建立县镇村三级协办体系制定生产托管服务协办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建设标准、职能定位等内容,指导各地建立县镇村三级生产托管服务协办体系。全省共培育县级生产托管运营中心64个、镇级服务中心363个,村级托管员5915名。

三是开发升级“粤农服”数字平台。为提升服务交易规范化便捷化数字化水平,降低组织交易成本,广东省于2021年开发应用粤农服数字平台,并于2023年推出粤农服APP。该平台是集农业社会化服务交易、农服组织经营管理、农资农机团购、金融保险对接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粤农服2023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已有78个县(市、区)、429家服务组织、3730名农户、2670名托管员入驻平台,共创建订单13640笔,发生服务费超4.12亿元,成效显著。

广东省级农服平台——粤农服

数字农业龙头企业-省农装所健坤公司承建粤农服平台

“粤农服APP的推广与应用为我们的生产托管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我们希望引导更多机手和农户下载粤农服APP,更好地开展生产托管服务。”开平农服中心陈小云介绍,当前,该中心正在加强对粤农服平台使用流程的培训与推广,目前共开展粤农服推广培训5次,培训达160余人次。

广东农业生产托管效益显著,平均增产5%-8%。以梅州市蕉岭为例,当地不少农户外出务工,不能和厂里经常请假,选择伟强农机合作社的农田托管服务“一亩地打田120元、插秧130元、收割120元,无人机喷药免费”,相当于花两天工钱,地帮农户种好,稻谷帮农户收回家;农户亩均纯收入从托管前的600元,提升到托管后的800元/亩。

经过多年实践,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正在成为广东推动实现农村集体所有权、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探索形成了科学高效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

一是由村集体整合需求。充分发挥村集体“统”的功能,通过村集体整合农户分散的服务需求,统一对接服务组织,实现服务节本增效。

二是由托管员整合推进。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托管协办体系的优势,由村级托管员统一发动农户参与托管服务,托管员统一与服务组织对接,有效降低服务成本。

三是由合作社整合推进。充分发挥合作社组织作用,由合作社集中社员和周边小农户的服务需求,统一对接服务组织或由合作社直接开展托管服务。

四是以订单收购集中服务需求。服务组织以订单收购的形式,组织当地农户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服务、统一收购,叠加金融保险服务,让农户分享产业链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省各地农机联网,纳入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生产托管服务带动下,广东农业服务业增加值每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从2020年的4.5%上升为2023年的5.5%,已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数字农服平台开发

技术合作:180 2861 2231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于我们 About us

广州市健坤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省重点数字农业龙头企业,也是省农装所的农业信息与智能装备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作为数字农业领先的AIOT服务商,健坤公司深耕农业24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提供面向农业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农语云AIoT平台是健坤公司顺应数智化发展趋势的产物,以“数云端”协同架构支撑农业多种场景数据价值的分析和交互。依托强大的“软件+硬件+服务”融合能力,农语云AIoT平台旨在用AI唤醒并赋能传统农业,连接终端、唤醒数据、智慧云耕,推动AIoT技术落地智慧农业场景。

在业务板块上,健坤AIoT应用覆盖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搭建和运营、农业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农业软件及APP开发、植物工厂建设及软硬件集成服务、采供销数字化等板块,面向水稻、果蔬茶、生猪、家禽、渔业、农机等行业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数智化创新研究等服务,并为农业产业园、政府农业部门提供数字化管理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数字农业咨询规划等服务。

在技术优势上,健坤公司拥有80多项软件产品、智能硬件产品30多种,“5G智慧水产”、“农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农作物环境精准感知与节水灌溉技术”上榜农业农村部优秀新技术和省级主推技术名录。公司相继获得“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业信息化最具影响力企业”、“农业人工智能企业”、“数字农业先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应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未来,面向数字经济赋能新农业、AIOT智联网赋能乡村振兴新风向,健坤公司将把握数智化转型机遇,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启数字农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