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残疾人出行很不方便,像我这种儿女不在身边的,看病都要托人送我去医院,现在好多了,生病了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王医生,他也会经常到家里来给我们做检查、送药,真是太感谢‘家庭医生’这项服务了!”家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肢体残疾人李奶奶说道。

乌拉特前旗卫健系统结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推动“医心向党、医心惠民”党建品牌创建,持续开展“党建+家庭医生”签约行动,深入排查扩大签约覆盖面,同时深化签约服务内涵,实行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让更多优质医疗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完善工作机制 推动常治长效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居民群众健康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到面对群众有态度、服务群众有温度,用情用力当好居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乌拉特前旗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石红兰说。

为方便残障居民群众的就医需求,乌拉特前旗结合实际制定《乌拉特前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构建起政府部门主导、医疗机构协作、基层卫生机构为平台、多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完善旗、镇、村三级工作机制,建立“1+N”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模式(即一个医疗机构党支部带领N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全旗范围内形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的网络体系,带动签约服务更深更广。

为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将签约服务人数、重点人群占比、健康管理效果、服务质量以及签约居民满意度等作为评价指标,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医生开展监督评价,考核结果同经费拨付、绩效分配等挂钩,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细做实。

整合多方力量 精准对接需求

“有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一承诺,我们医生和居民群众之间联系得更加紧密了,也更能明白他们的健康需求,实实在在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新安镇树林子卫生院扎根37年的赵春玉院长说。

乌拉特前旗整合各医疗卫生机构力量,将3家医共体总院、25个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履约主体,抽调旗级业务骨干、卫生院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乡村医生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8支340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持续做好为民办实事活动。

家庭医生通过入户走访,为群众提供咨询、指导、建议和转诊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健康服务;建立家庭医生微信群,为居民提供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健康指导等服务,真正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全旗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结核病等疾病的规范管理率均达到90%以上。

把握服务重点 全力提质增效

“引导家庭医生成为群众身边的健康顾问,是推动分级诊疗、方便群众就医的关键。当常见病发生时,家庭医生能够基于既往病史给予恰当的判断和治疗;当大病来临时,家庭医生又能够及时给予合适的转诊方案,避免‘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发生。”乌拉特前旗卫健委基卫股赵静道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内涵。

乌拉特前旗紧紧围绕医共体建设,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防融合”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先后下沉189名医护骨干人才和专家,长期驻点帮扶乡镇卫生院做好技术、人才帮带。面向65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高血压等十大重点人群,主动提供送医上门、送药上门、双向转诊等服务,变“群众寻找医院”为“家医上门巡诊”,实现“无病保健康、疾病早发现,有病早就诊、慢病防加重、重病得诊疗”的目标,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完善“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平台功能,积极推进在线签约服务,进一步提高签约覆盖率,同时平台还提供在线随访、健康管理、报告查询等服务,方便群众随时获取相关服务。今年以来,全旗家庭医生团队以电话、门诊、上门随访等形式开展健康指导近15万人次,微信群发送科普信息5万余条,发放宣传册9类7万余份,“党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越来越高。

(乌拉特前旗委组织部刘瑞厅 谢梦殊 斯琴)

编辑:张文婧(实习生)

审核:朱琳、高妍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