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令中国人骄傲的事情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如一的信仰和追求。

半生游历后,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已成为亚洲纳米界领军人物的李述汤毅然携团队回到内地,在苏州大学建立了国内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带起了一支国际前沿的“纳米梦之队”。如今,他兼职于中国澳门科技大学,助推“长三角”和“大湾区”在纳米科技领域强强联手、奋楫共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的是心的归属地”

李述汤说,几十年过去了,一直都忘不了自己的“出处”,忘不了曾经受过的苦。“因为欠缺,所以拼命奋斗,誓不低头。拼搏精神,是我成长的要素。”

1947年1月,李述汤出生于邵东。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曾是国民党中将。1950年,母亲带着他和哥哥离开湖南,与父亲在香港会合。“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孩子不能不念书。”这是李述汤的父亲坚守的信念。李述汤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病逝,一家人的处境更恶劣了。

父亲穷困潦倒,四处打工。住在四处漏风滴雨的破木板屋里,李述汤争取一切机会艰难求学。

1965年,李述汤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就读于化学系。大学毕业后,李述汤考取奖学金到美国进修,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又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74年至1976年,李述汤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76年至1994年,他在美国柯达公司任高级研究员。

在美国期间,李述汤斩获美国专利20余项,发表许多重要论文。“我一直难以忘怀当年出国的初衷是为了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怀揣满腔报国热情,1994年底,他离开美国,前往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创建了超级金刚石实验室。

李述汤后来借着回内地开展工作的机会,特意回家乡邵东看了看,他记得是在2010年3月17日。

做出世界最好的纳米硅线

在亚洲,李述汤走在了纳米科技最前沿。他在香港城市大学设立的超级金刚石实验室于1998年改名为“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此后逐渐成为亚洲纳米硅线研究的金字塔塔尖。

1994年10月,刚到香港的李述汤,开始跑北京、长春、沈阳、上海,希望与内地“亲密接触”。“纳米研究经费投入很大,但它带来的影响是改变人类未来的。要用好国内纳米领域的人才,让他们发挥作用。”

1996年开始,他率领攻关小组,主攻纳米硅线。2003年,他向世界宣布,他们研制出全球直径最小的纳米硅线,直径只有1纳米(一根头发直径的5万分之1)。“不是吹牛,我做的纳米硅线是全世界最好的。”率真的李述汤如是说。

自2001年起,李述汤兼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所纳米有机光电子材枓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他获科技部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委任,成为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2003年3月21日,全球自然科学的权威刊物《科学》的封面照片是3根漂亮的纳米硅线。全球最细的纳米硅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意味着获得了全球纳米研究界的肯定。这在中国同一物理材料的研究方面,尚属首次。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述汤通过加热很便宜的一氧化硅就能够产生大量的硅纳米线,便宜、经济、方法简单,直接开启了硅纳米线工业应用的大门。由于硅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材料,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基石,做出当时全世界最细的硅线并且能够量产,意味着能够做集成度更高的芯片,将产生巨大效益。

以独特的低温处理方法,李述汤还能在实验室里制造金刚石,用此法将类金刚石薄膜涂在手表、眼镜、磁头或光碟上,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李述汤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李述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打造纳米领域“梦之队”

2008年,当苏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卓君与校长朱秀林“三顾茅庐”般地去香港拜会他,并且主动把实验室组建方案摊在桌上的时候,李述汤决定回来大展拳脚。他召来了自己最信赖的学生和朋友,全职加盟苏州大学。这让苏州大学的人才引进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一个“奇迹”。

李述汤主导成立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并担任院长。除了最初的纳米材料,他们还更多地转向了有机光电器件等5年至10年有望产业化的项目。李述汤强调,要“把苏州大学带向国际舞台,让同事们知道什么是国际前沿,怎么做才是国际前沿”。

“我喜欢亲力亲为,也最为欣赏实打实做事的人。”他几乎参与每一个研究计划的讨论,任何设备的采购、实验商定都亲自参与,每次学术会议都到场点评,几乎每一个成果都凝聚了他的心血。团队成员中有人感慨:“我常常跟他工作一天,凌晨2点多收到他的邮件,早上6点又是一封,等上班了还能看到他,这么多年我也没弄明白李院士什么时间在睡觉。”

李述汤成功地把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纳米技术界的“纳米梦之队”。多年来,他的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瞄准能源、生物医学、环境、通信4个方面的国家需求,布局功能纳米材料、有机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医学、表界面分子科学、材料模拟与材料基因组五大研究方向,并在光催化及高性能光电器件、纳米生物医学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

“身为中国人,我们要有使命感”

“身为中国人,我们要有使命感,年轻人更要有这种意识,努力学习,全身心为科学事业、为国家进步奋斗。”李述汤如是说。

李述汤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按照国际标准在国际舞台上配置人才资源,以“学术大师+创新团队”模式,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精英师资队伍。在他的带领下,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在我国设立了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本科专业,率先推进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推行全员导师制和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短短10余年培养了超2000名毕业生。

李述汤认为,每做一个科技产业,都要把这种核心技术、创新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团队累计获得各类项目857项,总经费逾11亿元;承担了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0余项,引领支撑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创新发展。团队成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100余篇。

李述汤致力于推动纳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以国家级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助力苏州工业园区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截至目前,团队累计获授权知识产权347项,实施技术转让70余项,孵化高新技术企业8家。2016年7月,李述汤院士科研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共建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有机光电技术研究所。科研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撬动区域产值数百亿元,推动了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2021年,他受澳门科技大学委托,筹建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22年,澳门科技大学成立创新工程学院,李述汤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在其推动下,苏州大学与澳门科技大学共建“苏澳(澳苏)先进功能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互补形成“理论突破—技术研发—转化应用”的创新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承担更多国家使命。

来源丨云邵阳客户端

作者丨贺旭艳 编辑丨李碧玉

二审丨孙成学 终审丨刘成群

宝庆大讲堂“睁眼看世界与深化改革开放”专题讲座举行

诞辰日,邀魏源重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