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济宁支队举办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启动仪式。支队李红军政委出席会议并讲话,机关全体指战员、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在主会场参会,各大队、消防救援站全体指战员在分会场参会。会议由殷锋副支队长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队政治部张国强主任宣读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部署方案》,解读了“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宣读了导师和培养学员人员名单,“导师”“学员”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师”代表:任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 张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员”代表:邹城市太平消防救援站指导员 齐伟伟

会议指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是进一步落实全省人才队伍建设现场会的重要举措,是“师傅带徒弟”活动的“升级版”,遴选作战训练、防火监督、火灾调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宣传文秘6大方向的业务骨干担任导师,借助跟班学习、课题研究、实地调研、专项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业务骨干“传帮带”作用,推动形成人人梯次成长、整体向上的生动局面。

会议要求:一是营造工作氛围,激励“人人渴望成才”。当前支队人才队伍建设成效突出,岗位练兵、人才培养等工作争先进位氛围浓厚,要借助“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全体指战员的积极性,使“人人渴望成才”的思想蔚然成风,加快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实施,切实培育干事创业的“精兵强将”。二是树立鲜明导向,推动“人人皆可成才”。要引导指战员找准方向、明确定位、树立目标,打造“入队即入学,成长即成才”的良好环境,让指战员“心中有梦想”,使支队“处处有舞台”,激励指战员“人人皆可成才”。要打造素质提升的“大熔炉”,通过比学赶帮超,切实提升每名指战员的能力素质,以个人带动集体,将济宁支队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干事创业的一流支队。三是下足细致功夫,促进“人人努力成才”。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工作要“脱虚向实”,坚持谋实招不求虚招、求实效不做虚功,扎扎实实组织课题研究、实地调研等各项活动,变以往“师傅带着徒弟干”为“导师学员共同学”,立足基层一线发现问题不足,切实研究透彻并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人人动脑、人人动笔、人人献智的工作局面。四是确保收获实效,做到“人人尽展其才”。要注重成果转化,抓住当前工作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明确研究课题,形成一批报告、论文、专利等有深度、有创新的工作成果,助推支队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各单位要强化对活动经费、场地、食宿和设备等方面的保障,政治部要做好活动的总结表彰,结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各类时机,对帮带成效突出的导师和学习成果优异的学员进行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