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下降了3厘米,再次排名东亚垫底。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曾达到170厘米,荣登亚洲第一。

那么为什么他们如今突然变矮了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人自古以来形成矮小身材的原因。

我们可以从饮食方面入手,熟悉日本地理的朋友可能知道,日本是一个多山岛国,其最大的平原——关东平原仅有1万平方公里,相比之下,中国最小的平原——关中平原面积达到了4万平方公里。

由此可见,日本可用于农耕的土地非常有限,导致日本饮食匮乏。由于粮食产量有限,像大米这样的食物被视为战略物资,通常只有武士和贵族才能享用。

在过去的日本社会中,大米被称为“鸡饭”。相比之下,普通民众每天只能食用糙米和杂粮,再加一点盐水。这种饮食被称为“强”,意味着强迫自己吃下去。

即使在战国时代,贵族的饮食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例如,织田信长经常食用茶泡饭,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才会配上一点鱼干和腌制萝卜。

另外,日本天皇甚至颁布了杀生禁令,禁止民众宰杀活物,使普通民众更加难以获得肉类食品。这一传统的缺衣少食在日本历史上延续至今。

有历史学家认为,这项杀生禁令实际上是为了通过佛教的名义来抑制日本的生产力,以解决饮食匮乏问题。全球普遍在增高,为何日本人却变得越来越矮小呢?

古代日本人之所以身材矮小,一方面是由于农业资源匮乏,导致各类营养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天皇颁布的杀生禁令,导致日本人缺乏肉类食品。

长期以来不吃肉的日本人,身高很难突破160厘米的限制。

在镰仓时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仅为159厘米,到了视听和江户时代,更降至157厘米。可以说,日本人之所以身材矮小,主要是由于先祖们长期营养不良所致。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中国人生活较为富裕。根据当时游历中国的日本学者的记录,在明清时期的中国,普通老百姓经常能享受到肉类食品,蔬菜供应充足,每天都能保证三餐温饱。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身高自然得以提升。而当时的朝鲜,由于与中华文化圈接触密切,获取农业资源和种养殖技术相对容易,饮食条件也较为优越。因此,相对而言身材较高。

那么,日本人是如何逐渐增长身高的呢?这要归功于明治天皇。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上层精英受欧洲文化影响,开始关注外界世界,发现欧洲人身材高大,引发了对自身身材的自卑感。

明治天皇受到启发,积极学习欧洲,推动了蛋白质摄入的风气。随着日本社会富裕起来,人们开始广泛食用肉类、蛋类和奶制品,促进了身高的增长。

然而,二战期间,日本陷入困境,资源被大量用于军事,导致民众再次遭受营养不良之苦,1945年日本投降时,平均身高降至155厘米。这一情况使日本政府感到焦虑不安。

为了提升日本人的身高,日本在二战后启动了全民增高计划,将平均身高降至155厘米的窘境。面对这一挑战,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实施了牛奶振兴民族和牛肉政策,政府补贴商户向学生免费提供牛奶,并以低于市场价2/3的价格销售牛肉给民众。

同时,美国也支持这一举措,向日本倾销剩余的肉类、蛋类和奶制品,帮助提高日本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身高增长。

此外,日本政府还鼓励日本人与欧美人结婚,以实现高大基因的融合。这一系列措施使日本人的身高达到亚洲最高水平。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国内民众身高进行统计,发现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已达到1.7厘米,这是前所未有的成就。然而,近年来日本人的身高似乎又有所下降。

这可能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1980年一篇文章提倡孕妇在孕期减肥以减少妊娠中毒,导致孕妇节食,影响新生儿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整体身高。

此外,低欲望社会和追求纤瘦身材的流行也影响了日本人的饮食习惯,使得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高下降。

因此,日本人的身材矮小与其自身追求和社会潮流密不可分。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或许需要再次开启全民增高时代,以重视营养和健康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