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北京深冬,纵然此时太阳高挂,却也冷到让人缩手缩脚,吴连登独自一人站在张耀祠办公室门外,踟蹰了好久后,终于摁响了门铃。

二人一见面,吴连登便开门见山说道:“毛主席近来情况很不好,医生说需要加强营养,如果能弄点燕窝炖汤是最好的。”

张耀祠听完二话没说,带着吴连登直奔人民大会堂仓库。

找到相关负责人说明情况后,他们二人终于找到7两碎燕窝,按照规定吴连登打了个收条这才取回7两燕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拿到燕窝后吴连登一刻也不敢耽误,直接送到毛主席医护人员处,护士一看惊呼道:“主席不是说了吗,他不用这些东西。”

吴连登强硬说道:“现在都什么时候,毛主席平时舍不得吃穿,如今生病了天天靠鼻饲管能收获多少营养,你就给主席用了,出了什么事我全权负责。”

那么最后这7两燕窝到底有没有用上呢?吴连登与毛主席又是什么关系呢?

七两燕窝

话说这燕窝还是1964年时印度尼西亚特殊时期,由于当地侨胞受到毛主席的庇护,他们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特意送给毛主席的。

这些重达31.5公斤的燕窝是燕窝中的极品,不仅价格昂贵且数量极其稀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主席秘书收到这些燕窝时,想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却常常通宵工作,当时就打算留一点给主席补补身子,哪承想报告给毛主席时,却被他断然拒绝。

主席说:“不用给我留,一点也别动啊,把这些东西送到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使用吧。”于是这些燕窝便被一克也不少地送到了人民大会堂处。

11年后,毛主席他老人家由于日以继夜为国操劳,咳嗽哮喘,再加上心力衰竭,已经病到连床都起不来了。

此时守护在主席身旁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多年的相处已经让他们和主席的关系不似家人,胜似家人,其中就有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

吴连登望着不久前还能与他们谈笑风生,身体健壮的主席,如今却只能躺着病床上,浑身插满管子,面颊凹陷,只靠鼻饲管汲取营养时,心中顿时难过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大家低声讨论着该如何给毛主席加强营养之际,他突然想到印尼侨胞送的燕窝,燕窝极其珍贵营养价值也高,用来补身是最好的。

思索过后,吴连登便赶到主管中南海办公室事宜的张耀祠处,接着便发生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起初医护人员看到吴连登拿来的燕窝也震惊不已,因为他们都知道毛主席平时是严厉禁止使用“公家”的东西。

他老人家私下里也节俭惯了,曾经三令五申严禁身边工作人员使用或者食用奢侈品。

特别是对于别人送的礼品,毛主席一直对大家强调,这些东西都是送给人民的,不是给他自己的,他就更不能私自使用。

有一回,毛主席的工作人员曾经收受了地方官员送的礼物,他老人家知道这件事后大发雷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过很多次了,不要仗着手中有点权力就去拿别人的东西,为何还要顶风作案,现在日子好了,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忘本。”

主席将这位收礼的工作人员一顿训斥后,就将他调离身边下放基层锻炼了,事后毛主席还特意用自己的工资按照礼品的市价,付钱给了送礼方。

或许是看出了医护人员的为难,想到病床上日渐消瘦的毛主席,一向待人柔声细语的吴连登突然脸色一变,强硬地说道:“我知道主席平常省吃俭用,也明令禁止咱们不能越红线,但现在情况紧急。毛主席他老人家急需补充营养,你就把这些东西给用了,出了任何事我一力承担。”

医护人员互相看了看,便默默地接过那7两碎燕窝,他们将燕窝煮成粥,每日喂给主席吃一点,然而病榻上的毛主席一天也吃不了两口粥,直到他老人家去世时也吃了不到2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逝世后,吴连登便辞去在中央的工作,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屋里都是毛主席的画像和书法作品。

一想到主席的音容笑貌他总是泪流满面,吴连登后来接受采访时,也说道在他与主席相处的12年时光里受益良多,每每回忆起与主席的第一面就如同发生在昨天一般清晰。

替主席管家

1941年吴连登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建湖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因为家里孩子比较多,自认为不是块读书料的吴连登上完小学后,便跟随家人四处打工为生。

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他为人勤快,性格老实,周围人都一致认为他是个不错的小伙。

1958年江苏省盐城地区委员会招待所公开招聘服务员,起初对于这个消息吴连登并不以为意,他本想着自己打工后攒点钱,买点鸡鸭,还回村里种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耐不住身边人劝说,他便决定前往一试,这一试没想到吴连登便被选上了。

第二年人民大会堂建成,要从全国选拔服务员,吴连登由于表现优异也被派到北京工作,1961年中南海选拔服务员时,吴连登又被选中了,他在颐年堂工作时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说起初见时的情景,吴连登也颇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是头一次见到“大人物”,纵然是业务熟练的他也难免紧张。

在给毛主席倒水时,一不小心把水倒洒了,还将主席的衣袖也弄湿了大片。

眼见如此,吴连登顿时手脚忙乱,脸色通红,没想到毛主席却是和颜悦色地问他是哪里人。

在得知吴连登是盐城人后,或许是为了缓解吴连登的紧张情绪,毛主席还打趣他是咸城人,因为盐也就是咸的意思。

主席的幽默也感染到了吴连登,此时的他心中也坦然了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毛主席问其叫什么名字时,吴连登也能多说两句,这一来一往间他原本的紧张焦虑也消散不少。

后来吴连登便经常能在中南海见到毛主席,在为主席服务时也熟练且自在很多,对于毛主席的个人习惯也了解不少,因此他在服务毛主席时也倍加用心。

1964年国庆节时,吴连登突然接到消息说毛主席要见他,于是便赶紧跟着警卫员去了,到那一看毛主席正在抽烟,见他来了便让他坐下。

当时主席坐的地方可是天安门城楼,而毛主席让他坐的位置正是城楼正中间的位置,这吴连登哪里敢坐,于是连连说道:“主席我站着就行。”

毛主席又继续劝解道:“你坐下,我慢慢跟你说。”

主席身体的护卫员也劝到:“主席让你坐就坐吧。”

听了这话,吴连登也只好坐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说道:“小吴,我想跟你商量点事,因为我工作比较忙,家里的事情也比较多,都没有人做,所以我想请你到我家里帮帮忙,你看可以吗?”

听到主席这么说,吴连登是又紧张又高兴,他腾地一下站起来说着“好”,可一下子想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脸一红又低头小声回道:“主席,我小学刚毕业,没什么文化,我担心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毛主席听罢哈哈一笑说:“没有关系,我家里有很多书,如果你愿意的话,还可以慢慢学,你还这么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正所谓学到老活到老。这样吧,你今天回去交接一下工作,明天就可以来我家报到了。”

就这样从1964年到1976年,吴连登陪伴毛主席度过了12年的时光,12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这12年里吴连登在毛主席身边耳濡目染,见证了他为国为民不辞辛苦日以继夜的付出,也目睹了他虽为一国领导人,却艰苦朴素不舍得吃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对他身边工作人员非常亲切,虽然吴连登年纪比主席最小的女儿李讷还小一点,但按照主席家规,她们一直都叫他“吴叔”。

四菜一汤

后来吴连登回忆起照顾毛主席饮食起居事宜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四菜一汤”,他是这么说的:“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的餐桌上从来没有摆过什么海参鱼翅,经常能见到的就是四个家常菜。”

因为毛主席是地道的湖南人,无辣不欢,只是后来年纪大了,医生叮嘱要清淡饮食,所以吴连登常常会安排做红烧鱼,肉也会偶尔做成主席喜欢的红烧肉。

剩下的两个菜要么是荤素都有,要么就是纯素菜,汤就更简单了,只一个西红柿鸡蛋汤。

即便如此这样的四菜一汤在毛主席的餐桌上也只是偶尔出现几次,有时候毛主席忙起来通常一碗清水素面就是正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年毛主席到井冈山视察工作,当地工作人员考虑到毛主席一行人舟车劳顿,工作繁重,同时也为了表达井冈山人民的心意。

于是在晚上用餐时特意在桌子上摆了一瓶茅台、几盒香烟、几篮水果和美味佳肴。

当时陪同主席一起的吴连登正好下楼拿东西,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马上找来管理员说道:“不是一早都说好了吗,主席每餐就是四菜一汤,你们不要胡乱搞这些东西,快把烟酒水果都收起来。”

管理员听罢赶紧将宴席撤走,连连向吴连登道谢,吴连登说:“毛主席经常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不能忘本,他老人家生活朴素惯了,不讲究这些东西,你的好意我们都心领了,你也不必过于自责。”

后来毛主席在井冈山时都是按照四菜一汤的标准,在他离开时还特意派吴连登到下榻的旅馆处,找会计结算自己一行人的伙食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旅馆会计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吴连登递过去的粮票和钱,他声音哽咽地说道:“如果我收下这些,怎么对得起毛主席和井冈山的群众啊!”

吴连登耐心地对他解释到:“你有所不知,这是主席给我们定下的规矩,不管任何人外出我们都要遵守的,你不拿这钱和粮票,我可是回不去北京的啊。”

听到吴连登这样说,旅馆会计也只好收下钱和粮票。

大方的主席

在吴连登的印象里,毛主席是既不舍得吃,也不舍得穿,他老人家一生都没有做过几件衣服,唯一做新衣服时还是要到苏联访问,工作人员好说歹说才给主席做了4件新衣服。

毛主席拿到这4件新衣服也高兴地说道:“这么多衣服够我穿一辈子的了,想不到我毛泽东也有一天要浪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这些话并不是开玩笑,实际上这4件新衣一直到他去世也都在穿,而且只有会见重要外宾时主席才舍得让人拿出来,他贴身的衣物都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

甚至有一次毛主席的拖鞋已经烂到不能再烂了,吴连登拿到修鞋处,连修鞋师傅都说补不了,太破了。

后来吴连登只好找了些破布将鞋面稍微缝补好,清洗干净后就放到院子里晾晒,哪承想当吴连登去收鞋时才知道,鞋子因为太破了被不了解情况的警卫员误认为是垃圾而扔到垃圾桶里了。

然而有意思的是,毛主席生活如此节俭,可他有时却很大方,他虽日理万机,但对身边工作人员却十分关心。

那时吴连登才刚到主席身边工作没多久,一天他突然收到老家父亲来信,原来由于家中小侄子调皮捣蛋,不小心把家里的房子点着了,连带邻居家也遭了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信的吴连登顿时五内俱焚,他赶紧把自己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准备托人送回老家,谁知道这事竟然被毛主席知道了。

毛主席托人给吴连登送了300元钱,并且还带话给他,“小吴,我知道你家里出事了,这是从我工资里取出来了,你安心用,有困难随时说。”

吴连登拿着这300元钱顿时泪流满面,要知道毛主席工资每月也不过400块钱,虽然在当时不算小数目,可家里的水电支出,各种生活费都是从他老人家工资里扣的。

再加上主席还时不时地接济故友亲属遗孀,医药费,住宿费等,实际上几乎每个月都要捉襟见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足以见到毛主席是何等高风亮节,他从不以“高官自居”,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工作人员。

结语:

吴连登每每忆起主席时,都是这么说道:“我陪在主席身边12年,学到最多的就是节俭待人,主席平易近人,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诲我们要克己奉公,他老人家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