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太太好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飘香28年!火出圈!

来来来,

我看看,

在青岛,

谁还没吃过这碗油泼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豪迈的黑色大海碗里刀削面打底,

铺上一层肉沫卤子

再配上肆意挥撒的

辣椒面、蒜末、葱末、香菜末,

只一勺热油的降临

便能让平平无奇的食材被彻底激发;

搅拌时筷子几近被卤子“淹没”,

在升腾的热气中

这碗油泼面的耦合效应发挥到极致,

让万千青岛人

被陕西“碳水”深深俘获,

这便是秦晋小吃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96年开店至今,

28岁的秦晋小吃已然成为了

青岛的一张美食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西香的头像成为了秦晋小吃的logo。 本稿摄影 王小帅

虽然先后搬过三次家,

但从未离开大鲍岛,

今年再度搬进有120年历史的里院,

依旧食客如织、场面火爆……

秦晋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回里院的秦晋小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晋小吃店内一桌难求。

火爆

一天“咥”光500斤面粉

“从老店到新店一路追随,味道依然经典,老板娘很热情。”

“老青岛人都知道的面馆,又又又搬地方了,现在的店面整洁干净,每次来必吃油泼面。”

“这是秦晋小吃第三次搬家后去吃的,中午去人依然很多。”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关键词“秦晋小吃”,第一个搜索结果便是秦晋小吃(中山路店),食客们写下的评论已超过2300条,其定位的地址已变为市北区海泊路84号。

新的店址对秦晋小吃来说,是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禄里云集了众多青岛特色小店。

这家店在1996年营业,起步于广兴里,后经三次搬家再度回到里院,新址是有着120年历史的里院建筑——百禄里。

上下两层、设有包间,宽敞明亮的新店有38张桌子,承载力较过去增多了不少,让食客们觉得耳目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墙上特意挂着多幅秦晋小吃的老照片,瞬间会勾起人们的回忆:那些年,坐在易州路的大树下,听着蝉鸣吃烤肉配油泼面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店内悬挂着老照片。

白西香是秦晋小吃的老板娘,在大堂与后厨穿梭时,她总是笑盈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西香和店员一起工作。

中午11时刚过,秦晋小吃开始忙碌起来。看到有顾客上二楼而服务员没及时跟上,她会语速飞快地蹦出几句陕西话,紧接着便是服务员一阵急促的上楼脚步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到回头客,白西香都会前去打招呼。

白西香告诉记者,秦晋小吃在2016年搬到了东方贸易大厦,2021年又搬到了同大厦的原肯德基店面,去年年底百禄里新店装修完毕后完成了第三次搬家。

“无论怎么搬家,我从没想过离开老城区,我一直认为这是青岛最漂亮的地方,也是我们店的‘根’。”

今年春节期间的营业盛况,更坚定了白西香扎根老城区的决心,最火爆的一天食客们“咥”(注:陕西方言吃的意思)光500斤面粉,相当于平时三天的用面总量,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

难忘

攒钱开店一碗油泼面出圈

作为诞生于大鲍岛的老店,秦晋小吃一路走来是带有时代图景和老城区烙印的。时间拨回1993年,白西香和丈夫因投奔亲戚,从陕西渭南来到青岛。

学医出身的白西香希望通过青漂打工谋生,更好地赡养家乡的父母。

“下了火车来到栈桥看到了大海,我就决心留在青岛不走了。”

白西香和丈夫非常能吃苦,先后在市场三路上打过火烧、做过凉皮、卖过羊肉汤。三年后,夫妻俩想把老家常吃的油泼面带到青岛来,于是拿着手头仅有的500元,在易州路开起了一间小店,仅有两张桌子,主打油泼面。

“我们雇了一个师父削面,其他调料、跑堂这些活全部是自己干。”

白西香告诉记者,他们改良了重油重盐重辣的油泼面,风味为清香可口,更符合青岛人的口味,辣椒、豆油等原材料则全部来自于陕西,以保证品质的地道。

在那个年代,没有网络,更没有主播探店,单靠口口相传让秦晋小吃的油泼面征服了越来越多的青岛人。

从1997年开始,因翻桌率高,白西香意识到,小店开始“上人”了,两张桌子已远远不够。

于是,她开始扩大店面规模,油泼面开始在广兴里飘香。

夫妻俩一边尝试一边丰富菜单内容,慕名前来吃面的顾客稳步增加,店内的服务员最多时达到24人。

回忆起白手起家的过去,白西香说,苦难是最好的学校,这让她迅速成长,慢慢在青岛站稳脚跟,也实现了当年外出打工的目标,让家乡的父母过上了好日子。

情深

多年顾客相处成为朋友

从小巷里走出的秦晋小吃,慢慢成为了许多人来老城区最惦记的“那一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西香感动地说,有些顾客坐车坐地铁专程从黄岛来吃一碗油泼面,后来随着社交平台的推广,外地游客会慕名前来“咥”面,甚至打包坐飞机带回上海。

在店里,她还见过不少外国人前来吃面。在老城区启动改造后,不少居民搬了家,但秦晋小吃成了他们的聚集点,隔段时间便回来吃顿饭、聚一聚。

白西香告诉记者,现在回头客占到一大半,多年相处下来都成为了朋友。

“老板娘非常好,面也很合我们的口味,我们几乎一周来一趟。”在店门口,记者就遇到了一位搬离大鲍岛的焦女士,她和姐妹们一起来秦晋小吃聚餐。

“我女儿就是在易州路长大的,我们忙着开店做面,她就在店里陪着我们,一转眼她都已经结婚了,可以帮着我一起照顾小店了。”白西香告诉记者,在女儿的帮助下,她也努力将招牌的油泼面、杂酱面等做得更精细一些,让秦晋小吃成为更多青岛人心中最难以割舍的味道。

老店回来了 百禄里飘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禄里位于高密路76号,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百禄里主体为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3747.13平方米,建筑体量沿用地边界围合内院,地上二层,局部一层,总体呈“U”字型院落布局,内部为经典希姆森式前店后院的格局。

院内二层建筑推测为当时一层建筑加建,局部经多次加建为7层(为广东会馆)。

随着岁月变迁,如今百禄里已然蜕变成为繁华共融的文化潮流打卡地。

除了秦晋小吃外,百禄里还云集了亿隆包金城牛肉灌汤包、何记客家牛排、甜甜烧烤、石榴亭等老店。

新闻延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岛市商务局、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岛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共同启动“寻找最美小店计划”,诚邀市民一起发掘心中的“最美”。

《青岛晚报》则围绕“寻找最美小店计划”,同步在全城范围内寻找最美小店。

即日起,《青岛晚报》推出特别栏目——“青岛晚报邀你推荐最美小店”,以读者的视角、记者的笔触,带领市民走进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小店,品味最美的城市烟火……

寻找最美小店计划

啥?

好久没吃了?

还等什么?

下班去嗦一碗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于波 实习生 丁俊竹

编辑丨沁园 校对丨魏笑

声明:“掌上青岛”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旨在传递更多信息。若有图文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行为,请直接留言指正,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